
近年來,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馬山鎮雙垱村為規范基層治理,倡導移風易俗,立足本村實際情況,廣泛征求黨員代表、村民代表意見,聽取專業人士和駐村律師的建議,從制定到進一步修改完善了本村的村規民約,并推動了村規民約的有效落實。由此轉變,雙垱村先后獲得了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等榮譽稱號,展現鄉風文明新風尚,“約”出鄉風文明新氣象。
雙垱村榮譽墻
走進雙垱村,只見一座座小樓白墻藍瓦,一條條過道干凈整潔,一家家小院綠樹紅花,映入眼簾的和諧自然景象宛如一幅風景秀麗的鄉村山水畫。這是馬山鎮雙垱村在大力倡導村規民約、推進鄉村基層治理后所展現的面貌,彰顯著雙垱村的村規治理成效。
干凈整潔的村容村貌
面對曾經部分農戶家禽家畜散養,在村道及公共場所隨意排放糞便,嚴重影響村容村貌的現象,雙垱村將“家畜家禽及寵物實行圈養或拴養”這一規定明確寫入村規民約,并引導村民自覺遵守,共同維護村莊的整潔與美觀。
干凈整潔的道路
“現在條件好了,人的思想和素質也要跟上。我們從自身做起、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自覺地遵守村規民約,為咱鄉村的發展振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雙垱村村民劉保后說道。
黨員群眾代表座談會議商討村規民約
由于子女常年在外務工,農村空巢老人老無所依已成為社會問題。為破解這一難題,雙垱村在村規民約中規定“父母一方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為失能或半失能情況,必須有一個子女與父母同住”,同時村里大力發展村集體產業,“紫糯燒酒廠”“脆冠梨果園”“晚優合作社”等村辦企業優先為與回村贍養父母的子女安排就業崗位。在村規民約的引導下,越來越多的村民主動回到家中陪伴贍養老人,孝老敬老的氛圍在雙垱村蔚然成風。
志愿者為老人理發
“我現在和孩子朝夕相處,村干部經常到我家來走訪看一下,志愿者也經常幫我打掃衛生,是‘村規’讓我們晚年生活有了保障啊!”家住雙垱村二組的80歲老人劉爺爺感慨道。
走訪村內孤寡老人
雙垱村黨支部書記、主任湯庚表示,雙垱村將進一步豐富宣傳形式,加大創新力度,繼續以村規民約為抓手,充分激發群眾自我管理的主體意識,將村規民約變為凝聚共識的紐帶,大力發揮村規民約在基層治理中的積極作用,努力形成人人知曉、人人支持、人人參與的濃厚氛圍。
據悉,下一步,荊州市荊州區馬山鎮將持續發揮典型示范帶動作用,推廣雙垱村經驗做法,發揮村規民約在基層治理中的作用,進一步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基層治理格局,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水平,推進基層治理實驗區創建。(來源:荊州市荊州區馬山鎮 通訊員張齊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