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月如梭郵報情
近日,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蔡詩華第15部詩集《日月如梭郵報情》正式出版。
據了解,該詩集由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出版發行,收錄了中國郵政著名英模卷58首、《中國郵政報》社卷134首、中國郵政善緣篇18首、郵政科學研究規劃篇65首、新體詩·三國悲劇人物 21 篇、新體詩·“尋人啟事”組詩6首等,共302首。
著名詩人、作家、書畫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國務院原參事忽培元題寫書名《日月如梭郵報情》并題字“祝愿中國郵政報越辦越好”;著名學者專家李近朱、劉佳維、呂興華、胡松夏、雪石(孫月龍)、徐安琪、許慶勝等撰寫精彩序言評論。
著名編導作家、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高級編輯李近朱在序言中評論道,一位在“不惑”之歲步入郵政這個充滿春綠世界的老戰士,以詩意的語言留下了20余年縈溢于心的“郵”情。他透過這熾熱的“郵”情,又展露出了時空遠闊的“郵”事,從而為“郵里郵外”的人們,打開了一個感受、認知、摯愛郵政事業的視野。這不啻為一個特殊且又深刻的“郵”紀錄。
同時,在這部詩集中,現代的“新體詩”是一個主體,其行文恣意汪洋,迸發自由,可在“郵”世界施展詩的才華,而為詩人框定的“新古風”,則是以舊體詩形式中的“七律”“絕句”等詩詞形式,即如在“枷鎖中跳舞”一般有形式感地進行他的詩“紀錄”。其間,他也是做了推敲和斷句的。如若“七律”一樣的“新古風”,則皆在詩意的“郵”紀錄中第三,四、五、六句,作了相對嚴格的對仗。但蔡詩華沒有貿然標為“七律”,而是謙和地以“新古風”三字名之,而“十四行詩”,那是出自西方源自莎士比亞時代的一種詩歌形式。在詩人博覽群“詩”間,也將這個“洋”形式引入到自己筆下,且給了帶有時代特征的主題、內容與情感。
曾有過從軍經歷的著名詩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胡松夏在序言中評論道,蔡老師是著名的“戰士詩人”,曾有多年的軍旅生活。他長期關注現實,心系人民,以大主題創作立足當代詩壇,40多年來已先后推出了15部個人詩集,新華社等中央媒體曾多次對以蔡詩華為主的“蔡氏兄妹四詩人”(蔡詩國、蔡詩華、蔡詩峰、蔡小青)詩歌群體進行報道。最新詩集《日月如梭郵報情》的出版,不僅是詩人蔡詩華詩歌創作實力的真實再現,更是蔡氏兄妹四詩人詩歌藝術整體水準的再次躍升。(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