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深入開展健康中國行動,筑牢人民群眾健康防線”。兒童青少年健康事關家庭幸福和民族未來。但從目前來看,我國兒童青少年在膳食營養健康方面仍存在著提升空間,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會議現場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蒙牛集團全球研發創新中心研發總監史玉東帶來了《強化學生營養干預,筑牢未來健康長城》的建議,提出需要進一步加強學生營養干預,全面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在這個重要年份召開的全國兩會,備受各方關注。近年來,為提升兒童青少年營養健康水平,我國先后啟動實施了國家“學生飲用奶計劃”、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等項目,并出臺了相關政策文件。
但是,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目前我國學生飲奶普及率依然不高,學生營養健康缺乏有效保障。中國奶業協會統計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學生飲用奶普及率不足20%。史玉東介紹,但從世界范圍來看,學生在校飲奶覆蓋率在日本超過90%,在瑞典為95%,在其他美歐發達國家也能達到80%以上。
對此,史玉東建議,堅持“政府引導、科學發展、創新融合、共建共享”的原則,積極貫徹落實國民營養計劃和合理膳食行動,以食品安全為基礎,以科學營養健康理論為指導,以營養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為重點,不斷提高國民營養健康水平。
全國人大代表、蒙牛集團全球研發創新中心研發總監史玉東
此外,史玉東還建議加強學校對學生飲用奶及奶制品攝入的重要性認識,大力扶持“國家學生飲用奶計劃推廣示范學校”創建工作,以一帶十、十帶百,發揮先鋒模范榜樣力量,帶動整體行業效仿、學習、深度融合。
“我國普及率不高的背后,除了廣大居民尚未養成每天飲用牛奶習慣的原因外,與宣傳普及度不高也有關系。”史玉東建議,大力度地推廣國家“學生飲用奶計劃”,通過“小手拉大手”,形成全民飲奶、終生不斷奶的習慣。加強奶類營養與健康公益性宣傳,明確奶類科普知識發布、傳播與監管的主體和職責,持續提升奶類科普知識的質量。(來源:根據新京報等網訊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