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文/圖 楊豪 付亞麗 鄧亞飛)早春二月,雖然節令已過了雨水,但一場冰雪過后,大地尚未蘇醒。2月27日,大悟縣三里城鎮三級干部大會如時召開。會議全面總結2023年工作,吹響2024年奮進號角,謀劃部署五件大事。
過去的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后加快恢復發展的一年,在面對諸多困難挑戰的形勢下,三里城鎮以創新實干的實際行動,克難奮進,穩中求進,全鎮經濟發展、民生保障、文化建設和黨的建設等各項事業都取得了新進展,向黨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踏著春天的腳步,2024年迎面而來。這一年,政治建設更加要提升“戰斗力”。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化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學習成效,更加堅定自覺地以忠誠感恩之心、實干擔當之行,擁護“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持續深化反對“十小”、“五個宣戰”活動,堅持“清慎勤”、踐行“敢快干”,抓好黨風廉政建設,鼓足干勁,使全鎮上下干事創業的精氣神更加飽滿。
做強農業產業化大文章
三里城鎮是一個美麗的地方。地處湖北省東北部,大悟縣北部,北與河南省羅山縣鐵鋪鄉、信陽李家寨、雞公山等鄉交界,西與廣水市接壤,東南與宣化店鎮、東新、大新等鄉鎮相連,南距大悟縣城29公里。全鎮國土面積89平方公里,山林面積9萬畝,耕地面積3.4萬畝,全鎮轄13個村和1個澴源社區,總人口為6846戶23908人,其中農業人口21563人。
近年來,三里城鎮堅持實施“生態立鎮、產業強鎮、旅游興鎮”發展戰略,以建設鄂北農旅特色小鎮、茶葉小鎮為目標,圍繞鄉村振興助力強農富民,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和全域旅游,以農促旅、農旅融合,取得了一定成績。獲評“全國一村一品示范鄉鎮”,湖北省森林城鎮,湖北省生態鄉鎮,湖北省衛生鄉鎮,“湖北省第一批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單位”,“市級農旅養融合示范點”。
一是茶產業欣欣向榮。三里城鎮歷史上產茶,如今茶葉品質不斷提高,是大別山優質茶產區和“大悟綠茶”地理標志產品的核心區域,被國家農業部認定為茶葉“一村一品”示范鎮。現有茶葉種植面積3.5萬畝,其中可采摘面積2.7萬畝,年產茶葉60萬斤,產值2.3億元。有茶企業38家,其中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1家(湖北悟道茶業有限公司)、省級1家、市級11家、縣級10家,建有茶葉專業市場1個。柏園黃龍寺茶獲“中茶杯”一等獎、陸羽杯金獎和“綠色食品”、QS質量體系認證;三兄綠葉茶獲“鄂茶杯”金獎和“有機茶”稱號;黃龍寺貢茶獲綠色食品認證。全鎮規模以上茶企業3家,年銷售額達1億元。茶葉公園作為大悟縣首屆茶文化旅游節、大悟縣第三屆茶文化旅游節現場參觀點。為了鞏固三里城鎮的茶產業,2019年來,鎮黨委政府集中精力建設一條長7.5公里的“茶香大道”,一條三里至柏園融休閑觀光、旅游度假、產業培訓于一體的農旅融合示范帶已初具規模。投資2.6億全力推動大悟茶生態文化旅游區建設,建設景區旅游環線,按總體規劃再打造3至5個點位,力爭早日建成4A級旅游景區,加快打造三里城鎮鄂北農旅茶旅特色小鎮、茶葉小鎮,同心共繪三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畫卷,為大悟爭創全國鄉村振興示范縣貢獻三里力量。
二是蘭草產業不斷壯大。2016年3月,注冊資金300萬元的大悟裕順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在三里村掛牌成立,成為孝感市首家正式運行的為蘭花生產(愛好)者提供生產、銷售、科技、信息咨詢服務的專業合作社。合作社在省委編辦和三里城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共投資800萬元,建有標準化蘭花示范基地18000余平方米,其中高智能蘭花房3000余平方米,盆栽高端蘭花20萬苗,地栽蘭花80萬苗,同時培育及引進近100種新品和傳統名品,年產值可達1000萬元。產品多次榮獲省蘭花協會特別獎,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三是黃桃產業初具雛形。由老河口市出種苗、出技術,投資500萬元在三里村打造500畝黃桃種植采摘基地,2018年部分黃桃結果,2019年以來大部分黃桃結果并對外銷售。累累碩果掛滿枝頭,小的有拳頭大小,大的有碗口大小,引來游客紛紛贊嘆。基地所產黃桃個大多汁耐儲存,隨手摘下一個品嘗,清脆甘甜沁人心脾,開園不到半個月便銷售一空。
四是生態種養風生水起。三里城鎮通過以商招商,引進大悟良益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計劃總投資5000萬元,在四廟村種植太空蓮和金絲皇菊,打造集中藥材種植加工和銷售、花卉培育及觀賞、垂釣餐飲、休閑旅游于一體的生態產業園。目前在四廟村流轉土地300余畝,從江西廣昌引進太空蓮,已培植200畝,栽種金絲皇菊100畝。據悉,太空蓮是淺水類型蓮子品種,宜田栽或湖栽,荷梗、花梗較矮,長勢好,花呈淡紅色,花果期、采摘期長,蓮蓬數多,籽粒圓滑有光澤。七月份,滿池蓮花盛開,亭亭玉立,像在水上沐浴的仙女,嫩蕊凝珠,而且清香陣陣,沁人心脾,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五是牡丹基地蓬勃發展。三里城鎮七崗村悅爾牡丹示范基地由湖北悅爾牡丹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投資興建。公司于2017年9月份投資8000余萬元,在七崗村流轉了荒山荒地7000余畝,目前已建成油用牡丹優質種苗良種繁育基地5000畝,其中,種植油用牡丹兩年苗100萬株,播種油用牡丹種子30萬斤,種植秋霜梨10萬株。基地每年為306戶農戶發放土地租金58萬元,常年聘請周邊七崗、王寨四個村160多人在基地打工,累計年務工收入220余萬元,成為企業興鄉的典型。公司獲評“湖北省林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通過推廣和復制七崗村悅爾牡丹基地建設經驗,以精準滅荒推進生態林業建設,變荒山荒地為金山銀山;以產業發展推進鄉村振興,把三里城鎮打造成鄉村旅游、新農村建設的新樣板,打造成鄉村全面振興的新標桿。
六是油茶基地日新月異。宋朝東坡居士蘇軾的《山茶》就提及“誰憐兒女花,散火冰雪中。”潔白的油茶花在秋季里開花,而果實成熟又是次年的花開時節,要經過秋、冬、春、夏、秋五季方能“懷胎抱子”,因此民間有“兒女花”的說法。茶油被譽為“東方橄欖油”,純天然的食用油,有降高血壓和高血脂的作用。穿越2000多年的歷史,曾是“皇封御貢”,享“御膳奇果汁,益壽茶延年”之美譽,源自鄉野,卻身份高貴。三里城鎮現有油茶面積2000畝,正在不斷提檔升級、發展壯大。
七是現代農業長足發展。在望山村發展2300畝“稻鴨共作”基地,經過不懈努力,種植的“稻鴨香米”已成為特色品牌,走上城市人的餐桌。“稻鴨香米”種植面積從最初的幾十畝逐步擴展到現在的3000多畝,帶動周邊鄉鎮種植綠色生態稻米1萬余畝,常年吸納200多農戶務工。合作社種植的“稻鴨香米”經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審核,榮獲綠色食品A級產品認證;通過了“中國產品”溯源認證,并獲得第十四屆、十六屆農博會金獎,2021年,望山村“稻鴨香米”獲得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
八是全域旅游如火如荼。近年來,三里城鎮農旅特色小鎮靚點不斷顯現出來。全鎮初步形成東、西兩大山片區主抓茶葉,南部片區主打油牡丹,大界線沿線發展芍藥、蘭草、黃桃、荷花、金絲皇菊、莧草、果蔬采摘基地,中部打造以“稻鰍米”“稻鴨米”“泉水蝦”為拳頭產品的農產品基地,實現“四季有花賞,夏秋有果采。”通過大力發展“旅游+農業”等產業,實現農業效益、旅游效益、經濟效應和社會效益多贏。
三里城鎮本來就很美,有廣闊的旅游資源,兩條河穿鎮而過。北邊四廟村的百畝桃花快要盛開,將是花的海洋。四月荷花也會盛開,又將三里城鎮打盼成瑤池仙境。九月菊花盛開,…三里城鎮一年四季有花,徜徉花海,美不勝收。廣州稱為花都,三里城鎮也可稱為花鎮,三里長廊的美景,堪比人間天堂。
櫻花谷——旅游產業又添新景
三里城鎮,櫻花谷是一景,西大山柏園、護嶺一帶的大山里,生長著漫山遍野的野櫻花。陽春三月,正是賞櫻花的好時節。櫻花怒放,簡直成了花山花海。一株株櫻花迎風招展,艷若云霞,蔚為壯觀,成為三里城鎮獨特的風景,前來觀賞櫻花的游客絡繹不絕。
柏園村的野生櫻花以獨特的自然美,吸引了大批游客前來賞花。櫻花谷距離小鎮約5公里,途徑茶葉公園,沿著蜿蜒的山路,入眼全是層層疊疊的茶樹。景區有數萬株野生櫻花樹和滿山遍野的茶樹,這里既是茶的世界,更是花的海洋。每年三月中旬樹樹繁花如云似霞,美不勝收,向山谷放眼望去,在群山懷抱中,各色的櫻花映襯著翠綠色的茶園,星星點點連成片,在陽光下,云霧中都有別樣的風景。“抬頭可觀花,低頭能采茶”,清新的茶樹和滿目花色的櫻花完美結合,將春天獨有的浪漫體現得淋漓盡致。
今年,為扎實推進旅游產業,挖掘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底蘊,三里城鎮著力將柏園村的千畝櫻花谷打造成賞花的新型旅游勝地,與萬畝茶園融合成為獨具特色的花香茶海旅游觀光地,成為游客觀光游玩的網紅打卡景點,促進當地農旅融合,助推鄉村振興。
三里城鎮早已定位旅游小鎮,今年櫻花大道又添新景!修建、擴寬櫻花大道5.3公里,在道路兩旁和茶園中間補栽日本晚櫻1.5萬株。相約柏園村,漫步櫻花大道,是一種浪漫之禮。“這場春雨過后,櫻花花期也快到了。”柏園村黨支部書記戴斌表示,3月中旬就能看到盛開的櫻花,花期將持續半個月左右。為了迎接八方游客,三里城鎮從2月中旬開始對櫻花大道道路、環境衛生等進行改造和完善,做好了各項準備工作,喜迎“八方客”。
打好鄉村振興協同戰,在城鄉面貌上更新蝶變
鄉村振興,首先產業要振興。三里城鎮是農業鄉鎮,一定要突出農業特色,發揮農業優勢。
這一年,經濟發展要跑出“加速度”。把推動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作為重點任務,積極向外開源,招商引進湖北金標衛浴、湖北瑞發箱包生產項目落地投產見效,依托“飛地經濟”,招商簽約湖北金昱達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高純度石英砂加工生產項目落戶開發區;對內培育挖掘,全年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家、資質等級以上建筑業1家、限上商貿企業2家、市場主體387家;積極配合京港澳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三里城鎮段)、大悟茶生態文化旅游區建設兩個縣級重點項目,抓好城投萬頭生豬養殖場建設,服務重點項目悅爾牡丹后續產業鏈配套設施建設,全鎮經濟建設質效雙增,財稅各項指標穩中有進。這一年,鄉村振興展現了“新畫卷”。
三里城鎮黨委政府將美麗鄉村同鄉村振興融為一體,加大和美鄉村建設力度。深入實施“和美鄉村”建設行動,扎實推進空間、環境、功能、基層治理和產業“五個再造”,逐步讓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堅持試點先行、逐年覆蓋,堅持因地制宜、群眾主體,推動形成“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和美鄉村發展格局,巧繪和美鄉村美好畫卷。對已建成的馬鞍村何家灣、柏園村小戴灣、水城村李家灣、三里村鄭家灣、汪灣、窯上灣等和美鄉村試點,要繼續鞏固加強;對于新建的和美鄉村,充分發揮黨員群眾主體作用,積極凝聚各方力量,充分整合資金項目,發展村級產業,進行道路、塘堰等綜合整治,抓好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亂堆亂放等環境衛生整治,打造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
發展有聲有色的實力產業。優化產業發展布局,東西兩大山做好“茶文章”,中部地區培育稻鴨香米、秋霜梨、黃桃、果酒、野菊花、金銀花及果蔬采摘等生態種養業,著力打造生態宜居、鄉村旅游、休閑觀光、綠色采摘產業,形成集“吃、住、行、游、購、娛”于一體的鄉村旅游格局。依托項目撬動社會資本,圍繞飲、住宿、休閑配套產業;新建汪畈采摘園,打造汪畈村照壁墻農旅融合示范點;持續投入風嶺村茶旅融合項目,發展民宿,建成風騷嶺茶文化民宿;支持企業提檔升級戀山農莊,配套服務承接十八潭和茶葉公園旅游景區游客。
近年來,三里城鎮已形成了產業、休閑、農旅格局。利用資源優勢,并結合現狀產業發展基礎,形成以觀光、體驗、游憩、休閑為主導的六大片區,即九里關養生茶園及櫻花谷景觀片區、生態良益——黃桃——蘭草園花卉觀賞區、東大山中藥材產業園區、七崗油牡丹產業園片區、汪畈——望山高效立體種養片區、城南景麒水上樂園及農事體驗片區等。鼓勵市場主體發展民宿。依托東西兩大山優越的生態環境,發展現代休閑旅游業和民宿文化。
為塑造有形有魂的和美鄉村,今年將著力深化拓展農業農村“十大提升行動”,學習借鑒“千萬工程”經驗,以大界線、三華線、三合線為示范引領,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加強“兩高”沿線環境綜合整治。依托大悟縣大界線和美鄉村示范片區建設,堅持共同締造,在尊重群眾的意愿的基礎上,引導群眾積極參與,打造馬鞍、汪畈、水城、三里、四廟5個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打造汪畈村1、2、3、4組及風嶺村 14組黎家灣、三里村陳尚灣等共同締造灣組。
充分利用新茶初萌、蘭花吐蕊、櫻花綻放、果蔬上市等時機,吸引游客前來觀光游玩、住宿,不斷提升農旅融合綜合效益。多渠道締造美好環境和幸福生活,更大力度增強民生福祉。
加強功能城鎮建設,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
三里城鎮已有茶香廣場,文化廣場,人們忙碌工作之余,可以盡情地在廣場上休閑、唱歌、跳舞,享受生活的幸福快樂。
打造有模有樣的功能城鎮。鞏固功能城鎮建設成果,加快推進鎮區基礎設施提升,不斷完善城鎮功能,優化城鎮空間發展布局。加快推動鎮標石十字路口紅綠燈抓拍系統全面投入使用,提高群眾出行安全;計劃投資288萬元分步驟,分階段實施建新街綜合整治,對建新街進行黑色化、綠化、亮化,擴大潔城公司保潔范圍,提高市場化保潔標準,實施集貿市場綜合整治,提升城鎮整體形象。
民生問題從來放在第一,今年,鎮村風貌治出了“靚名片”,爭取700多萬元拓寬刷黑4.1公里茶香大道,完成茶葉公園易遷點路面黑色化,原址重建建新街大橋,消除危橋5座。持續深化共同締造,打造和美鄉村,對三里村鄭家灣進行提檔升級,對汪畈村照壁墻、風嶺村新灣、望山村西沖、山口村5組進行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全面提升鄉村“顏值”。使三里城鎮更加靚麗,獲評“全省美麗城鎮示范鄉鎮”。
守牢澴河上游流域安全底線。以流域綜合治理為基礎,統籌發展與安全,筑牢水安全、水環境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底線,讓綠色成為三里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落實好河庫長制,抓好河道日常管護,持續開展河道“清四亂”,實施污水管網改擴建,加快農村污水治理,持續推進小微水體治理管護,動態推進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和河庫堤防建設,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
打好民生保障持久戰,切實辦實事、解民憂,不斷增強民生福祉。落實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保障、飲水安全、穩崗就業、兜底保障等政策措施,抓好“兩保”征收工作,關心關愛孤寡老人、易遷戶等困難群體,兜牢民生底線。推進直播電商與產業深度融合,打造直播電商賬號,培育直播銷售產品。用好用活農村寄遞物流,暢通農產品進城“最初一公里”和消費品下鄉“最后一公里”,助力農民創收增收,促進農村消費升級。探索幸福食堂擴面建設和長效化運營機制,辦好“關鍵小事”,撬動“民生大事”。
這一年,為民服務厚植了“幸福感”。把為民造福作為最大政績,用心用情用力辦好民生實事,將界牌水庫引水入鎮區自來水廠,建成4個幸福食堂和13個村級寄遞物流站點。新建3處停車場,提供車位48個,有效紓解節假日鎮區停車難、停車亂問題。修建“紅山——風嶺”1.7公里斷頭路,實施“灣灣亮”工程,安裝路燈600余盞。做好困難人群救助工作,待業、失業人群就業幫扶工作,依托新鄉賢、企業家助力大悟縣五岳山教育發展基金會,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持續提升。這一年,黨建賦能激活了“新引擎”。旗幟鮮明加強黨的建設,抓實基層黨建“十全十美”工作,在14個村(社區)全面開展了“掛牌大規范、環境大改善、功能大提升”行動,落實了“四議兩公開”制度,推薦選拔了3個全市、10個全縣先進典型。在三柏線——三華線連片打造7個黨建示范點,深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不折不扣開展好“干部作風提升年”活動,黨員干部“學拼搶”精神、“敢快干”作風、“清慎勤”箴言入心入腦入行,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持續鞏固。
優化服務暖民心。聚焦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關注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高度重視、認真研究,做到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提升為民服務水平。落實好路長制,織密交通網,暢通致富路。扎實推進農村“斷頭路”建設和灣組“灣灣亮”工程,計劃拉通七崗、望山、水城至十八潭景區道路,積極爭取項目將旅游快速通道從十八潭向北延伸至與河南交界處紅山界嶺,方便群眾出行,讓群眾對美好生活可感可及。
最后,會議強調,《官箴》有言:當官之法,惟有三事,清、慎、勤。要清廉有為,為人講厚道,少說組織給了我什么,多問我還有多少工作沒做,少說我付出了多大努力、多問我還有多少潛力沒有挖掘,恪盡職守干事業,淡泊名利作貢獻;為父母盡孝道,為子女做好榜樣、把為家庭傳承家風家教作為小孝,把忠于黨、忠于人民、忠于事業作為大孝;為官走正道,莫念“發財” 經,從政當斷“利”想,管好自身、管好家人親戚,管好身邊的人和事。要勤作善為,有勤無廉、政失之于公,有廉無勤、政失之于慵。我們都是最基層的干部,最基本的標簽是干事,最大的優勢也是干事,要切實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編輯: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