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進湖北省孝感市大悟縣大新鎮八口塘村,整潔干凈的“鄰里港灣”里村民們喝著茶聊著家常,院子門口用老磚舊瓦、廢舊建材搭砌的特色圍墻散發著濃濃的鄉愁……這是八口塘村團山包的最新寫照。
八口塘村作為當地有名的建筑大村,青壯年大都常年在天津務工,家里以老人、婦女、兒童為主,每逢節假日大家才能團聚。團山包是村里基礎條件相對落后的村灣,去年12月被確定為孝感市級共同締造試點之一,常住人口約46人,今年過年回來了140余人,是平時的3倍,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返鄉人員回來一起參與了村灣大掃除、共話了村灣發展,在共同參與中感受了村風村貌、民風、理念的改變。
村民相約跳舞
對陪著丈夫在深圳工作多年的村民黃蘭蘭來說,家鄉的變化實在太多了。整潔的環境、平坦的小路、整齊的菜園……那些記憶中的臟亂差,恍如隔世?!白钭屛矣∠笊羁痰倪€是我們灣的人精神面貌昂揚向上了,以前我們過節回來就待在家里玩手機、看電視,很少出門,現在每天晚飯一過,我們那“婦聯”群就開始吆喝,姐妹們一起約著跳舞、聊家常,氛圍很好!”
村里治理下水管網
村民付桂云已在天津定居多年,每年只能在年節時分回家看看,談及家鄉變化,她侃侃而談、如數家珍:“你看,前面那口塘,去年十一假期我回來的時候,塘里還堆滿了垃圾和淤泥,這次過年回來,塘堰變得清亮干凈,我幾乎都要認不出來了。看到如今的塘,讓我又想起了小時候我們經常在塘里洗衣、洗菜的幸福時光。這口“當家塘”修補的不僅僅是環境,更是我們兒時的美好回憶啊!”
文藝匯演
在天津經商的鄉賢劉勝友對家鄉變化感觸最深的是,村民們主動參與家鄉建設的勁頭比以前更高了。他以自己的親身感受舉例說明:“去年年底,我們灣也開始搞共同締造試點建設,但與以往不同的是,在改造危房、整修塘堰、修建菜園的過程中,隔壁左右的村民都會主動過來幫忙,有的清理垃圾、有的貢獻自家多余的磚瓦、有的在旁邊出點子,大家把村灣建設的事情當成了自家的事,我們大家和村兩委擰成一股繩共同參與各項建設?!眲儆烟寡宰约禾貏e感動,覺得家鄉慢慢變成了一個充滿溫情的地方,真正像個“大家庭”了。
如今,村灣的人居環境越來越好了、鄰里關系越來越融洽了、村民們的笑臉也越來越多了,這都是村民們共同干出來的!“馬上又要出發到天津打工去了,雖然人不在家里,但我們更有義務和責任去建設家鄉,后續我們會結合個人的優勢特長,通過村微信群為家鄉建設多提好的點子、建議,為家鄉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團山包村民賀帥說。(來源:大悟縣大新鎮 通訊員陶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