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6日,剛滿8個月的陽陽(化名)在湖北省黃岡市醫療集團(黃岡市中心醫院)順利完成黃岡首例嬰兒肺隔離手術。在該院經歷了為期一年的“產前-產時-產后”全周期一體化診療管理后,陽陽終于擁有了與同齡孩子一樣健康的體魄。
陽陽與PICU兒童重癥監護病房醫務人員
回想去年此時,35歲的李玉(化名)一家原本沉浸在大齡受孕的喜悅中,卻遭遇了殘酷的現實。在23周的大排畸檢查中,醫生發現胎兒右側胸腔有一個乒乓球大小的包塊,疑似罕見的先天性肺部發育畸形——肺隔離癥。
據醫生介紹,肺隔離癥是一種較罕見的先天性肺組織發育畸形。在胚胎期肺發育過程中,部分肺芽組織與支氣管樹分離,其主要特征是肺組織不與氣管、支氣管樹相通,根據其有無獨立的臟層胸膜,肺隔離癥分為葉內型和葉外型。這種畸形生長的肺組織接受體循環供血,但沒有呼吸功能,短期可能出現肺部反復感染,導致肺膿腫、咯血等并發癥,嚴重危及生命。
面對突如其來的打擊,全家都籠罩在陰影之中。他們不禁擔憂:好不容易得來的孩子能否繼續保留?孕期有沒有風險?出生后又該如何治療?會不會有后遺癥……
為給李玉提供最佳治療方案,醫院組織產科、新生兒科、普兒科、心胸外科、普外科、超聲醫學科、醫學影像科等多學科會診。專家組根據“肺頭比0.68、無胸腔積液、無胎兒水腫”等關鍵臨床指標,初步預判孕期風險不高,并建議在孩子出生后6個月左右,再進行手術,切除多長的“那一葉不能呼吸的肺”。
這一專業的分析和建議讓李玉和家人看到了希望,他們懇求醫院能幫他們保住這個珍貴的孩子。
在孕產全周期監測和管理下,2023年6月23日,備受關注的“陽陽”在黃岡市中心醫院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順產出生。出生后當天的檢查顯示,陽陽右下肺占位最大截面約5.1*3.9cm,縱隔受壓移位、心臟稍受壓、少量胸腔積液,正如專家組預判,具備手術特征。產后出院,新生兒科胡玉蓮博士團隊持續追蹤陽陽的身體狀況,指導家長日常看護,在醫院和家庭的雙重精心呵護下,等待手術時機。
剛過完龍年春節,李玉夫妻帶著7個多月的陽陽重返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2月20日,陽陽順利接受雙孔胸腔鏡微創手術治療。手術非常成功,僅在陽陽胸壁上留下了兩個約0.5㎝大小的切口疤痕。
楊星海教授指導完成手術
術后,陽陽被安排進入PICU萬級層流滅菌病房,由普兒科黃成姣博士團隊密切監測生命體征,確保平穩進行術后恢復。經過精心治療,2月26日,陽陽痊愈出院。
從2023年2月20日在腹中確診罕見肺隔離癥,到2024年2月20日順利完成手術,這一場跨越整整365天的守護之旅因愛與堅守有了幸福的大團圓結局。(來源:黃岡市中心醫院 通訊員范琳琳、何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