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2024年1月,湖北省監利市預算管理一體化工作已實施三年,預算管理一體化建設工作給監利市帶來了四個“改變”。
首先是預算管理一體化建設實現了力度空前的“全覆蓋”。根據湖北省財政廳對地方預算管理一體化建設情況統計,監利市的預算管理一體化覆蓋率為100%,包括了58家一級預算單位、247家二級單位、23個鄉鎮(管理區)財政所和部分銀行。行政事業單位均可以通過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來實現各業務環節無縫銜接和資金的流轉,促進了各預算管理全流程規范化。監利市財政局完善了以項目庫為源頭的預算管理機制,對預算項目實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了預算管理透明度,強化了跨年度預算編制平衡;形成順向逐級控制和逆向實時反饋的完整閉環管理,有效管控和防范化解財政運行風險;整合各類財政信息系統,實現市級財政和單位財務數據集中存放和共享,為“數字財政”建設奠定了基礎。
其次,基于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監利市財政系統完成了本土化升級,2022年5月有部分單位提出系統中流程比較復雜,監利市財政局全面梳理監利市預算編制流程與預算管理一體化管理模式存在的差異,逐條提出具體解決方案,將項目庫管理、預算編制等環節科學化設置,主動優化部門支出預算追加審批流程,相比周邊縣市減少4個審批環節,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全面落實預算管理一體化提高了監利市財政的“智理能力”。自2021年監利啟動預算管理一體化后,監利市已完成289家單位累計導入預算指標數據5348條;錄入單位組織機構代碼等基礎信息、電子印章信息等600余條;已為監利市預算單位共設置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Ukey324個;單位基本信息錄入,共完成289家;人員基本信息錄入,共19598人;一級項目錄入,共867條;部門預算二級項目錄入,共4186項,完成了所有基礎信息的錄入工作。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編制與執行模塊已建成運行,預算一體化的推進,真正完成了從以前紙質化部門預算編制到電子化的歷史性蛻變。
最后,預算管理一體化為監利市應對財政“緊平衡”狀態提供了重要保障,過緊日子更優化了。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財政收入難以持續高速增長,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和經濟逆全球化帶來的不確定性,財政緊平衡狀態將在較長時間內存在。監利市財政局加強對預算支出的管理,充分使用好有限的財政資源,推進預算管理一體化,加快完善預算管理制度,以信息技術手段規范財政管理程序,切實強化預算約束,把政府過緊日子的要求落實到位。(來源:監利市財政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