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改善老舊小區居住環境,提升服務功能,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武漢市青山區鋼花村街道將“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理念融入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建設,認真謀劃,全力推進。
鋼花村街道召開老舊小區改造六方聯動會議
從2019年開始,鋼花村街道相繼啟動了老舊小區改造和企業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改造工程項目,截至目前兩個項目共計改造建筑面積達157.23萬平方米,涉及27個小區院落;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舊小區已完成全方位改造,2005年以前建成的4個小區老舊改造穩步推進,預計年底前進入收尾階段。通過改造,老舊小區普遍存在的無物業、臟亂差、樓道安全隱患等問題逐步得到解決,586個樓棟、24003戶居民感受到了改造帶來的便利,居住質量明顯改善。
調研現場
今年以來,鋼花村街道將2005年以前建成的4個小區改造列入重點工作清單,本著“量體裁衣、因地制宜、做實聯動”的基本要求,充分運用“六方聯動”工作機制,發動多方參與,在改造難點上尋求突破,激發老舊小區活力,提升社區品質,共建美好家園。
改造前的南苑社區南苑小區小廣場
改造后的南苑社區南苑小區小廣場
強化組織領導,高站位明確工作方向
高位引領明方向,鋼花村街道成立以辦事處主任為組長的老舊小區改造領導小組,全面負責、組織、協調老舊改造工作;結合街道實際編制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方案,明確相關科室的職責,有力推動全區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統籌。
區街聯動強動力,鋼花村街道在青山區掛點領導、青山區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協調解決老舊改造方案未涉及的工程事項和居民急難愁盼問題,包括景勝小區安裝喇叭、晾衣桿,玉翠苑小區1-19門大門增設信報箱等一系列舊改難題;有效破除基層力量不足,管理不精的疑難雜癥。
“六方聯動”激活力,鋼花村街道指導社區牽頭組織,統籌“六方”積極主動作為,做實“社區吹哨,各方報到”,讓小區的居民群眾與參建各單位進行面對面的溝通交流,及時答疑解惑、消除顧慮,商議改造方案,加強施工監督;嚴格落實安全生產屬地責任,對施工中的安全問題進行督促檢查,對不安全、不文明施工現象進行整頓。
堅持質效并舉,高標準推動項目建設
堅持需求導向,鋼花村街道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建議,深入開展入戶走訪,通過發放“老舊小區改造居民意愿調查表”、召開座談會等方式,以居民改造需求為導向,引導群眾主動參與、共同締造,做到“居民不認可,方案不實施”。
堅持因地制宜,該街道全面摸排老舊小區外墻結構、管道老化程度、道路破損程度等信息,針對活動空間狹小、停車困難、道路破損、屋面漏水等影響群眾生活的痛點問題,以“結合實際、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為原則,合理制定完善改造方案。
堅持“內外兼修”,鋼花村街道對樓梯粉刷、道路硬化補修、空中飛線治理、綠化培植補植等“面子”工程,先行規劃,做到精細、精致、精美;同步實施“里子”工程,實施道路雨污分流、更新陳舊供水管網、疏通排污管道、屋面漏水等工程。
改造前的117社區新家園小區停車棚
改造后的117社區新家園小區停車棚
注重建管結合,高效能落實長效管理
加強資源整合,形成整體提升改造。鋼花村街道推動老舊小區改造與“紅色物業”“惠民項目”“平安建設”等民生工程結合,全方位改造提升小區環境,激活老舊小區全新生命周期;配建和完善物業服務設施設備,助力專業化物業管理全覆蓋,促進“建管合一”。
加強后續管理,共同維護改造成果。鋼花村街道針對老舊小區物業管理水平參差不齊現狀,組織實施“物業牽手”行動,充分發揮紅色物業企業“五大優勢”,建立常態化幫扶機制;針對文明施工難題,建立日碰頭、周例會、月調度制度,在施工小區周邊設立改造接待點,完善街道主導、社區落實、居民參與的小區治理體系,共同維護改造成果。
加強宣傳引導,打牢堅實群眾基礎。鋼花村街道利用小區網格群、鋼花微鄰里、小區宣傳欄等線上線下手段,對已列入改造計劃的小區進行政策宣傳;把鏡頭聚焦改造一線,緊扣民意征集、現場施工、竣工驗收等關鍵節點,宣傳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重要意義、改造內容和進展情況,宣傳正面典型,形成示范效應,引導廣大居民積極參與老舊小區改造。(來源:武漢市青山區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 通訊員洪嘉、李海南、編輯楊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