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沈植)新年伊始,襄陽古城漢水之東,江灣之畔的開發沃土東津新區,正在以日新月異之蓬勃發展姿態奔向未來。借著中國第四個警察節到來和東津派出所喜獲2023年度襄陽市公安局命名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的榮光,東津新區公安分局再接再勵,應勢而謀,率先舉辦東津新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專題培訓會活動,努力讓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偉大實踐在東津大地上走深走實。
2024年1月11日下午,在位于東津新區的武漢理工大學襄陽示范校區圖書館多功能學術報告廳里,座無虛席。一場以“發揚楓橋經驗,深耕社區治理”為主題的培訓講座正在這里進行,湖北警官學院社會治安治理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派出所工作》雜志湖北工作站站長郭永安應邀前來授課。東津鎮委鎮政府領導班子成?員?、53個社區、村組班子成員、公安分局相?關?部門負責人以及東?津?派?出?所?全體民輔警共350多人參加講座活動。講座由東津新區黨工委委員、公安分局黨委書記、局長徐海斌主持。
在近兩個半小時的講座中,郭永安同志著重圍繞“楓橋經驗”的來龍去脈,詳細介紹了“楓橋經驗”產生、發展、豐富和創新的歷史脈絡。以及新時代為什么要開展“楓橋式工作法”、“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創建活動,并就如何加強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建設和做好轄區“派出所主防”工作如何組建城鄉警務團隊等內容進行了翔實地講解,他的講解風格生動有趣,通俗易懂,既接天線,更接地氣,讓與會人員都感到醍醐灌頂,及時解渴。講課內容既有理論高度的層次性,又有實戰指導的針對性,讓人仿佛有一種頭腦風暴的感覺,每個人都感到受益匪淺。
“聽了今天的課,我們這些治保主任對“楓橋經驗”及“楓橋式工作法的認識更清晰,方向更明確了,原來以為這些離我們很遙遠,今天才知道其實是與我們平時工作息息相關的”。東津新區六兩河街道金源社區治保主任母彥彥如是說。
“感謝郭站長!今天您的課講得非常好,非常接地氣,近期一直困惑我怎么干的問題,得到迎刃而解了,思路清淅了許多。在沒有聽您講課之前,我們一直認為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就是自己多辛苦點,所里民輔警多辛苦點,工作責任感再加強點,把我們公安民輔警單純定位成一個管理者和服務者為出發點,認為只要盡職盡責了,就能把創建工作搞好,結果是脫離了群眾路線這個“傳家寶”,因此也沒有人民群眾的積極參與,常常有種警力不足的無助感。現在通過郭站長的講解才明白,創建“楓橋經驗”的核心要義就是要廣泛發動群眾、組織群眾、依靠群眾,參與到“美好環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的偉大實踐中來,才能形成新時代共治共建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東津派出所所長韓向軍微信留言道。
為了鞏固培訓會學習成果,郭永安同志現場分別與肖營村治保主任朱?文?超??提出投資受損群體信訪問題如何化解;以及三合村治保主任郭炳成提出因高鐵建設中群眾房屋受損的矛盾糾紛問題等提問進行了互動,現場給予了分析探討及解答,贏得了現場聽課53個村組兩委班子成員們熱烈掌聲的回應。
發揚楓橋經驗,深耕社區治理,需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強服務意識,各村(社區)要充分發揮“治保主任”作用,要以“時時放心不下”的為民情懷,強化責任擔當,積極主動面對矛盾糾紛和信訪工作,用心用情用力服務群眾。要堅持帛帛用力,久久為功,厚植“群眾工作無小事”理念,要做到“將心比心”、“以心換心”,真正把思想工作做到群眾的心坎上,落實到行動中,同時也要引導村灣(社區)居民群眾遇事找法、辦事靠法的社會風尚形成,才能真正達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時代要求。近兩個半小時的講座才在大家依依不舍中結束。
大家紛紛坦言:這次主題培訓課程非常及時,非常解渴,內容干貨滿滿,收獲滿滿,信心滿滿,回去后一定要認真吸收消化,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認真對標對表,切實將學習成果轉化為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日常工作的行動自覺,為東津新區成為襄陽新中心的城市定位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課后,郭永安同志還將他的新書《荊楚警事》現場簽名贈送給東津新區綜治干群代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