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滴雨污混流水需要跨過截制閘,搭乘4公里的低位箱涵“專列”,拐入25萬方的“一次中轉站”——黃孝河CSO調蓄池(削減洪峰流量調蓄池),經過1.5公里的管道加壓提升,送入6m3/s的CSO強化處理設施“二次中轉站”,隨后,達標排放的凈水匯入黃孝河明渠“主動脈末梢”,在后湖二期泵站(88m3/s)的助力下,送入“目的地”府河……這是武漢三鎮實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控股公司”)黃機流域運營分公司(以下簡稱“黃機分公司”)在黃孝河流域治水的“生動畫面”。
項目現場
2022年8月15日,武漢控股公司正式進駐后湖二期泵站開展運維工作,這標志著武漢控股公司參與的黃孝河機場河水環境PPP項目逐步進入子項運維階段。武漢控股公司陸續接收黃孝河沉泥區、前進四路閘、低位箱涵起端閘、CSO調蓄池及強化處理設施等子項,巡視黃孝河明渠等子項,通過科學調度、統籌協調,加強后湖二期泵站與運營子項的聯動,不斷扛牢一河清水永續長流的政治任務。
項目現場
確保水質“潔凈美”,當好防汛“排頭兵”
后湖二期泵站經過重建和擴建后,抽排能力已由37.5m3/s提升至88m3/s,起排水位從18.15m降至15.65m,低起排水位和大規模抽排能力讓后湖二期泵站擔負起了“重要使命”,筑牢漢口地區黃孝河流域“水安全網”。目前,泵站已累計安全運行750臺時,完成抽排3500萬立方米,成為漢口地區防汛排澇的“排頭兵”。
2023年汛期4-10月,黃孝河明渠的斷面水質達到地表Ⅴ類水考核標準,部分水質指標優于Ⅳ類,鐵路橋地下水廠和三金潭污水廠的生態補水保證了黃孝河明渠水質的更新質量,后湖二期泵站的持續抽排確保了明渠水質的更新速度,上下游聯動,雙向發力只為讓黃孝河明渠的水“更清、更凈、更好”。
項目現場
緊繃安全生產弦,未雨綢繆度汛期
后湖泵站作為黃孝河流域防汛排澇的一道重要關口,黃機分公司高度重視,未雨綢繆,時刻處于“備戰”狀態。2023年3月9日,后湖二期泵站在武漢市泵站處的指導和項目公司及設備廠家專業技術人員的配合下,首試即首捷。
進入汛期后,為平安度汛,黃機分公司廣大黨員干部輪流堅守生產一線,堅持“問題在一線發現,難題在一線解決”的原則,成功排除數起安全隱患,將損失降至最低。
工作現場
2023年5月26日凌晨,后湖二期泵站配電室5號、6號電容器柜故障,當班人員和值班負責人果斷處置,黃機分公司立即組織召開現場辦公會,討論更換電抗器的技術方案,公司相關負責人一手抓更換電抗器的協調,一手抓電容器的維修推進力度,與時間賽跑,搶在暴雨來臨前,將泵站的配電系統恢復至正常狀態。
2023年5月28日,機組冷卻水循環系統故障,緊急時刻黃機分公司及時下達停機指令,并連夜安排施工隊伍開展管道檢查,通過疏通管道堵渣、安裝Y型過濾器、更換水閥和管徑等措施,次日便恢復了生產作業。
“小事不過夜,大事不隔天”。黃機分公司對故障的高效處置贏得了行業主管部門和項目公司的高度肯定。
工作現場
下好備汛“先手棋”,織牢防汛“安全網”
“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濕”。黃機分公司工作人員李師傅放下手中的對講機,打開了話茬子:“干機修20多年了,以前遇到下雨就是停工,但是,黃孝河機場河水環境PPP項目往往是雨越大生產越忙,越要往現場趕,這就是一場‘逆行’。”
李師傅表示,一下暴雨時,黃孝河上游鋼壩閘倒壩,來水過急,格柵阻塞導致進水閘內外高度差距達近一米,同事們得操縱移動抓斗,經常連續工作數小時,有時候一站就是半宿,到了酷暑時節,大量浮渣遍布全池,厭氧產生惡臭,員工得穿戴好防護裝備,下到池面,頭頂著烈日,去清理浮渣。
李師傅身體力行,發揮著“傳幫帶”的作用,多次給大家傳授經驗,幫助大家成長,他所帶領的班組已多次獲得優秀班組榮譽稱號。
工作現場
一直以來,黃機分公司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相結合。在汛期時,該公司邀請武漢市泵站處專家進行集中授課,指導泵站生產運行;在枯水期時,該公司繼續完善作業指導書并組織員工進行學習,同時開展技能比武活動,對學習成果進行考核評比,不斷增強員工的業務知識和技術水平,力爭打造一支訓練有素的運營隊伍,為泵站的安全運行保駕護航。
工作現場
據介紹,當前,后湖二期泵站已進入枯水期的設備設施檢修維護、構筑物清淤等階段,黃機分公司將繼續繃緊安全生產的弦,筑牢冬季防凍工作的“安全防護網”,為2024年汛期奠定良好基礎,全力以赴織牢織密“汛期安全網”。(來源:武漢三鎮實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黃機流域運營分公司 通訊員唐石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