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日,改造后的湖北省仙桃市老舊小區外墻管道整齊劃一、瀝青路面干凈整潔、垃圾桶擺放整齊,居民們或是享受美食、或悠閑地散步、賞景聊天……冬日漸寒,別具詩意的“慢生活”得益于仙桃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以下簡稱“仙桃市住建局”)實施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和仙桃市良好的營商環境。
改造后小區的新樣貌
2023年仙桃市改造的老舊小區達144個,投資金額達1.6億元。仙桃市住建局的老舊小區改造充分尊重居民差異化需求,不斷創新老舊小區改造模式,推動改造由基礎類向完善類、提升類轉變,探索出一條因地制宜、特色鮮明的老舊小區改造新路徑,向市民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滿意的民生答卷。
察民情、集民智,明確改造方向
街道干凈整潔,行人、車流井然有序,是現在仙桃市農資供銷社的標配,過去,農資供銷社不僅環境衛生差、停車秩序亂,而且院內亂搭、亂建現象隨處可見,一到晚上黑漆漆一片,給居民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為了加快推動改造進度,2023年初在仙桃市住建局的指導下,仙桃市農資供銷社業主委員會順利成立,為解決單元樓的外立面翻新改造的資金問題,業委會在小區黨員活動室內,進行了一場特別的會議,30多名業主參加,重點就小區改造居民出資額度展開討論。
農資供銷社業委會相關負責人以便民惠民為出發點,以補齊民生短板為重點,秉承“小區缺什么補什么、群眾需要什么完善什么、什么問題突出就解決什么”的原則,提出將農資供銷社改造中業主出資的錢,交由辦事處、社區和業委會共同監管,先公示再使用,確保每一分錢都用于小區改造。最終,農資供銷社參與眾籌的居民(戶數)比例高于95%。
改造后小區新樣貌
解民憂、辦實事,補齊設施“短板 ”
往常一招宿舍小區地勢很低,管網老舊,經常堵塞,每逢下雨,街面雨水便流向這里,加之下水管返水,一下雨就“看海”,社區為此特地買來一臺抽水泵,一到雨季,就24小時備勤。
在一招宿舍小區改造進程中,仙桃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充分征求小區居民意見,明確改造方向后,采用“社區主導、群眾參與、政府支持”的老舊小區改造模式,從市容環境整治、管網更新、社區提升等方面入手,進行小區排水管網改造、公共設施更新、房屋公共區域修繕、屋面防水、外墻立面改造等工程。
一招宿舍小區按照居民心愿改造的電動車棚
仙桃市住建局考慮到該小區滿足成立小區黨組織、小區業委會、簽訂居民公約、拆除違法建筑、出資參與改造、承諾接受后期管理和繳納物業費的“六個前置條件”,于是決定將一招宿舍小區納入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嚴格按照“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的發展理念,積極發動和引導群眾參與。
一時間,“大家事”變成“自家事”,在居民的“火眼金睛”下,每一分錢花在哪里都公示公開,墊高路基、雨污分流、強弱電改造、消防設施配備等順利完工,徹底解決了“看海”問題。
一招宿舍小區改造省下的有限資金,在居民的商議下,安裝了非機動車停車棚、電動車充電樁、智能門禁系統、修建公共晾衣區、休閑健身區,居民表示:“不僅環境美了,咱們的生活也上了檔次。”
順民意、優治理,建立長效機制
為了推動老舊小區改造后期的管理工作,仙桃市住建局以改造提升為契機,在“硬件”升級的基礎上,及時配套“軟件”服務,引導小區居民代表“自治”,形成了黨員當先鋒、居民全程參與的黨建引領自我管理工作機制,讓群眾真正成為小區管理的主人。
通過召開居民代表會,對經費使用、日常管理監督等事項作出規范,目前,老舊小區管理逐漸步入正軌,居民通過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參與小區管理的積極性不斷提高。
居民組成的自管組開展垃圾分類、創衛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在自管組成員的帶動下,小區的環境、治安、鄰里關系等發生了一系列變化。為了更進一步實現老舊小區的自治化管理,實現老舊小區有人管、管得好、長效管的目標,自管組積極發動熱心居民擔任志愿者,輪值負責公共區域衛生清潔工作。
仙桃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做好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始終把人民安居樂業、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聚焦群眾所期所盼,牢牢守住民生底線,補齊民生領域短板,激發群眾參與、凝聚群眾共識、塑造群眾精神,回應居民‘幸福落地’的美好期待。”(來源:仙桃市住建局 通訊員潘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