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切實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認真貫徹上級有關預付式消費領域的工作部署,2023年12月19日,武漢市江漢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宣布啟動為期五個月的預付式消費專項整治行動。該行動的目標是進一步強化預付式消費監管,重點針對商業零售、美容美發、餐飲、健身、教育培訓等預付式消費現象普遍、侵害消費者權益多發高發的行業和經營主體。
市場監管執法人員向消費者宣傳法律法規
預付式消費行為是指消費者先支付價款,經營者在以后一段時期內分次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或服務的行為。由于消費者先付款,經營者后履行義務,消費者承受較大風險。在現實中,預付式消費多表現為經營者向消費者發售預付卡的方式預收價款。不同類型的預付卡受不同主管部門監管,單用途預付卡的主管部門是商務部,而多用途預付卡則由人民銀行負責。
市場監管部門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主要執法部門,將依法履職,認真受理消費者投訴舉報,大力開展消費教育引導和宣傳工作,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執法。為增強消費者的風險意識,江漢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將適時發布消費警示提示,詳細說明預付費消費的風險。
預付式消費模式在多個行業和領域中廣泛使用,但也伴隨著一系列問題,如經營者倒閉、關門、卷款跑路,虛假宣傳、承諾不兌現,霸王條款等。消費者在這些情況下常常遭受損失,而“經營者倒閉、關門、卷款跑路”已成為預付式消費維權最大的難點和痛點,擾亂市場經濟秩序,給消費者和社會帶來不安定因素。
2024年元旦、春節,江漢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江漢區消費者協會提醒消費者:
消費者在進行預付卡消費充值時應理性選擇充值金額,不要被商家的推銷讓利所誘惑,建議選擇金額小、期限短、折扣率正常的預付卡,避免一次充值金額過大,以減少可能的損失。
合同是消費維權的重要證據材料,簽訂合同時,消費者需仔細閱讀有關條款,合同中應明確預付式消費卡的功能、使用范圍、有效期限、退款條件、違約責任等細節,特別注意終止服務、轉讓等限制性條款,對商家的承諾應要求寫入合同,消費后要保留票據。
消費者發現商家存在違法違規行為或經營情況異常時,要及時向有關部門咨詢或舉報。如果商家突然停業且無法聯系,涉及詐騙的,應立即向公安部門報案。
盡可能選擇備案發卡企業,根據商務部《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規定,發售商業預付卡的企業需在商務部門備案,并建立資金存管制度,發卡企業應將部分預收資金委托商業銀行進行監管,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風險。
倡導經營者自覺履行主體責任,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做到誠信守法經營。
江漢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江漢區消費者協會將在預付式消費專項整治行動中繼續為廣大消費者提供保障,加強監管,維護市場秩序,確保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來源:武漢市江漢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通訊員丁莎、孔磊、楊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