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訊員 劉炎坤)隨著新醫改的逐步深入,非公立醫療機構作為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有益補充發展迅速,為進一步加強小型民營醫療機構醫廢管理工作,11月17日,東湖高新區召開醫療廢物管理培訓會議,全區50多家非公醫療機構負責人等參加了培訓。
會上,東湖高新環境水務局相關負責人就醫療廢物規范化管理工作分成醫療廢物規范化管理考核、相關法律責任、典型案例、“無廢城市”建設要求等五個方面進行了講解。
據了解,目前東湖高新擁有區非公立醫療機構291家,新增機構數量增加了44%,2023年前6個月共產生各種類醫療廢物120余噸。
收集難、存貯難,不斷推高轉運成本和處理成本,成為該區各中小型民營醫療機構的一大痛點。東湖高新區衛生健康局和東湖高新環境水務局經過前期的調研、對接服務,結合武漢市無廢城市創建、開展小微企業危險廢物收集試點等工作,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服務小微企業。
按照分區域、就近原則。該區衛健局與武漢環境投資集團合作分別在對應片區所在的10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投放室外醫療廢物智能收集柜10臺,并建立醫療廢物智能轉運監控系統,覆蓋全區200余家小型醫療機構醫療廢物,小型醫療機構定期將醫療廢物置于專用儲物袋內打包,并粘貼附帶芯片的專用條形碼,采用掃碼方式將醫療廢物投放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智能收集柜中。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管理人員每日定時將智能收集柜收集的醫療廢物轉移至暫存間暫存,并由衛生服務中心統一交醫療廢物處置單位武漢環投公司進行轉運處置。
目前該設備及系統正在試運行中。今年以來,智能收集柜共收集小型醫療機構醫療廢物29.2噸,占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療廢物總量的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