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湖北省政府辦公廳對落實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方予以激勵通報,武漢市黃陂區喜獲全市唯一表彰。
據了解,2023年6月湖北省優化營商環境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了“關于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先行區創建試點工作的通知”,黃陂區非常重視,積極參與“信用提升行動”試點創建申報,并迅速展開行動。
當好企業“店小二”
開拓線上信用修復渠道
“太感謝了,我公司專項紓困資金發放了。”年初,武漢一服裝公司法人代表邱女士向黃陂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致電,感謝該局解決了她的燃眉之急。
執法人員幫助修復信用
原來,該公司近期在申請專項紓困資金時,發現被列入企業經營異常名錄。經查詢,由于該公司地址變更未及時辦理變更登記,執法人員在“雙隨機檢查”時,在該公司登記地址和經營場所找不到該公司,也聯系不上邱女士,便按照相關規定,將其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邱女士回憶說:“之前確實有電話打過來,我看是陌生電話,就沒接聽……”
執法人員了解緣由后,立即為她開啟了“快速通道”,并派專人指導她線上提交信用修復申請和相關佐證材料,同時通知轄區監管所迅速核查,前后只用了1個小時就完成了整個信用修復流程,幫助邱女士順利解決問題,拿到申請專項紓困資金資格。
“因未按時填報年報或經營地址異常等原因,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后,將對市場主體的信用造成極大影響。信用一旦有‘污點’,無論是貸款申請還是公司招投標,都會受到阻礙。”黃陂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
針對這一情況,該局增設線上修復渠道,通過湖北省信用信息管理系統信用修復功能模塊,讓“企業少跑腿、數據多跑路”,實現信用修復“網上辦、零見面”,足不出戶即可申請信用修復。
優化市場營商環境
建立信用懲戒緩沖機制
2022年1月,黃陂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對武漢一蜂業有限公司的一次食品安全抽檢中發現,該公司生產的一款蜂蜜中,有一項指標不合格,被市場監管部門列入嚴重違法名單,并處以12萬元罰款。
工作現場
前不久,該公司向黃陂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申請修復信用信息時稱,公司上下已吸取教訓、強化生產管理、嚴把食品安全關,希望能夠恢復信用。該局執法人員核查后,認為該公司積極主動消除危害后果和不良影響,且在一年多時間內未出現同類違法和其他違法行為,遂依法批準該公司的信用修復申請。
三天后,該公司負責人上網查詢發現,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上的上述行政處罰已經找不到了。
據悉,武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持續加強重點領域信用監管,對重點領域屢禁不止、屢罰不改以及嚴重違法失信的企業,實施集中公示、重點曝光,提高失信企業違法成本。但如果企業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滿一年,已經自覺履行行政處罰決定中規定的義務、主動消除危害后果和不良影響、未再受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較重行政處罰,可以申請信用修復。
與此同時,武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建立了信用懲戒緩沖機制。如,對未在登記的住所或經營場所經營、但可以通過其他方式聯系且無其他違法違規行為的市場主體,引導其采取變更住所或經營場所等方式糾正違法行為,經合理說明理由,可暫不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對暫不從事經營活動的市場主體,引導其進行歇業備案,不因登記的住所或經營場所無法聯系而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激發市場活力
簡化信用修復材料
黃陂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信用幫扶工作,通過分類施策、精準處置、柔性監管、預防失信、引導“容缺”“容錯”修復,助力市場主體合規經營,免于失信懲戒。各信用修復窗口嚴格按照“資料齊全馬上辦、資料不齊指導辦、非禁即允變通辦、緊急項目加班辦、特殊項目跟蹤辦、重大項目領導辦”的工作制度,提供優質高效服務,用心用情為市場主體紓困解難。
對已經依法辦理住所或者經營場所變更登記的,提交《信用修復申請書》和《守信承諾書》即可申請辦理信用修復,移出經營異常名錄,無需提供履行法定義務、糾正違法行為的相關材料;未按規定期限公示年度報告而被標記為經營異常狀態的個體工商戶,已經補報上一年度年報并公示的,提交《信用修復申請書》《守信承諾書》可申請恢復正常記載狀態,無需提供履行法定義務、糾正違法行為的相關材料,并將個體工商戶紙質年報填報表與信用修復申請書、承諾書合并,實現“一表年報與修復”。
同時,對于已完成年報補報申請列異移除的,由原來的5個工作日提升至當日申請當日辦結;對因地址不符列異的,在受理申請后3個工作日內走完流程,大大縮減各企業信用修復辦理時間,
黃陂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通過一系列的信用提升行動,鼓勵違法失信人主動糾正違法失信行為、消除不良影響、重塑良好信用,支持各類企業在招商引資、招投標等方面免于失信懲戒,著實增強了市場主體社會合規守信意識。
截至10月底,該局已為2.2萬余戶市場主體做了信用修復,黃陂區市場主體列異率從29.87%降至12.42%。(來源:黃陂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通訊員丁軍、編輯楊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