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本凌亂的管網線被規范下埋;昔日逢雨必漏的屋面墻面得到徹底整治;從前外觀斑駁的樓體粉刷后煥然一新……隨著老舊小區改造工程的全力推進,如今在仙桃市,一個個老舊小區脫下“舊衣”,煥發新活力,實現了“逆生長”。
近年來,仙桃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創新老舊小區改造模式,豐富優化功能,推動改造由基礎類向完善類、提升類轉變,以繡花功夫探索出一條因地制宜、特色鮮明的老舊小區改造新路徑,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提升。
改造工作心手相連,幸福生活欣欣向榮。改造為“心”而動,人民因“新”而樂。今天,我們走進仙桃市各老舊小區,探尋那些“心”與“新”的仙桃故事。
堅持為民惠民,改造內容出實招
紡線梭子、紅磚墻車間……這些都曾是仙桃市的歷史印記,隨著城市發展和時代變遷,成為一代人的回憶?!翱纯催@些老故事、老物件,就想起了年輕時?!苯眨哌M仙桃市杜湖街道1979街區,棉紡廠退休職工張傳德一把蒲扇、一杯清茶,正與三兩老友在巷口乘涼閑聊。
改造后街區新樣貌
身后的街區,是一股被歲月“遺忘”的時代范。平整的道路,統一色調的紅色墻面,錯落有致的房屋,干凈明亮的巷道,“抓革命促生產”等極富年代印記的標語,原泥車間、制坯車間等被還原的勞動場景,讓整個小區由內而外美出了新高度。
1979街區又名老商業街,是由原沔陽縣磚瓦廠1979年籌建并演變而來的一片街區,街區年頭長,問題自然多。經過44年的風吹雨打,道窄路破,雜物堆積,違章搭建隨處可見;管線雜亂、污水橫流,公共基礎設施薄弱……群眾改造小區的意愿十分強烈。
改造后街道
面對群眾的“急難愁盼”,去年,仙桃市住建局做了大量深入細致的調查摸底工作。在改造工程開工前,該局聯合街道、社區工作人員以入戶走訪、發放調查問卷的形式多渠道征求居民意見和建議,明確改造標準和對象范圍,編制了《仙桃市老舊小區“十四五”專項規劃》,以此凝聚起老舊小區改造意愿最大公約數,將“眾口難調”變成同心協力,群策群力推進小區品質提升。
在“仙桃市老舊小區改造入戶調查表”上,可以看到,該表羅列了老舊小區普遍存在的“樓頂屋面漏水、落水管破損”“樓宇外墻破損、老化”“存在違法建筑”等問題,居民無需自主填寫,只要畫勾填選,十分方便明了,對于表中沒有提到的問題,還可以自行補充。
1979街區內的銀豐小區16戶居民反映水壓不高,民生公寓等3個小區居民希望安裝天然氣,商業路的商戶們要求擴容下水管道……大家建言獻策,仙桃市住建局照單全收。
改造后的紅磚墻體
“咱們敢闖敢干、發展工業的歷史不能忘!”街區所處的杜湖街道(原仙桃工業園),承載著仙桃工業從無到有、由小變大的歷史,不少老居民提議,要保留一些懷舊元素,按照沔陽縣磚瓦廠、沔陽縣棉紡廠、仙桃紡織集團、市紡織工業園區等發展歷程,街道與居民共繪“藍圖”,設計了磚瓦印記巷、棉紡歲月巷和工業園時代巷3條特色巷子,把歷史記憶融入街區改造。
在充分尊重居民意愿的基礎上,設計單位對改造方案做了進一步研究論證和修改完善,結合實際制定個性化改造方案,做到因區施策,“一區一案”。
改造后,老舊破損排水管道整修一新,排水管道堵塞問題將不再發生;拆除了違建的“院中院”,平整出大片空地,居民煩心的“停車難”迎刃而解;增設了各式各樣的健身器材,居民有了休閑娛樂的去處……
堅持群策群力,動員群眾下實功
“改造后,我們小區變了,變得好看又好住?!本幼≡谵r資供銷宿舍小區的殷奶奶感慨,以小區居民為主導參與的老舊小區改造,真正改到了大家的心坎上。
老舊小區改造,難。改造常常出現“面子”與“里子”,“硬件”與“軟件”,“多數”與“少數”統籌不足等問題,不少老舊小區改造得好看,卻很難做到好住,結果往往是“政府干、居民看,改造完工后全是意見”。
但是,仙桃市卻有自己的一套做法,為大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仙桃市住建局按照“六個前置條件”要求,聯合社區干部、黨員代表召開“板凳會”、搭建“朋友圈”,精準摸排并建立居民“急難愁盼”問題清單,動員小區居民對改造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議,這樣既落實了居民直接出資責任,又極大調動了居民參與改造積極性,同時解決了小區改造可能引起的差異性矛盾,變政府“獨唱”為各方力量“大合唱”,探索形成了改造資金由政府部門與居民、社會力量合理共擔的機制。
2022年6月,農資供銷宿舍小區被納入仙桃市老舊小區改造計劃。“我們這里的房子都是單位分的,當得知我們也被納入改造范圍時特別驚喜?!痹谛^住了20多年的居民代表項爺爺說,自從仙桃市開始實行老舊小區改造起,他們就一直盼望著自己小區也能被納入。
為了加快推動改造進度,今年初,在仙桃市住建局的指導下,農資供銷宿舍業主委員會順利成立,小區黨員活動室被定為業委會固定活動場所。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對于改造內容,群眾最有建議權和發言權。
農資供銷宿舍小區單元樓的外立面翻新改造,所需資金是筆不小的數目。改造前,該小區外立面已開始斑駁脫落,如果僅僅是粉刷墻面治標不治本,必須除去原外墻抹灰層,進行外墻面翻新、鋪裝屋面隔熱磚、更換舊排污管和部分防盜網。經費從哪里來?這是個大問題。
農資供銷宿舍“共謀”舊改會議現場
為此,該小區黨員活動室內,特意進行了一場特別的會議。該會議由于河街道農資供銷宿舍業委會組織,30多名業主參加,重點就該小區改造居民出資額度展開激烈討論。
“政府搞老舊小區改造,改好后能實實在在讓我們享受舊改的紅利,不僅能享受到新小區一樣的環境,而且讓我們的房子更值錢了,為了改得更好,我贊成每戶出資5000元,劃得來,我第一個出資?!痹趧訂T出資大會上,80歲的退休老黨員李爹爹率先發言。
居民代表踴躍發言
“如果沒有這次老舊小區改造機會,我們自行改造,改造既不到位,效果也不理想。但是我們迫切需要知道我們出資的部分具體用在什么地方?!迸赃叺霓r資供銷宿舍業主陸阿姨接過李爹爹的話茬。
大伙你一言、我一語發表意見,“對,現在一口氣要我們每戶出5000元,也不是一筆小數目,其他小區再怎么出資呢,這個公平嗎?”
沔陽路社區負責人現場回答道:“每個小區改造的內容不一樣,造價不一樣,居民出資多少也不一樣?!?/p>
特邀參加會議的仙桃市舊改辦負責人表示,老舊小區改造要做到共同締造,“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是關鍵,農資供銷宿舍舊改業主出資的錢,由辦事處、社區和業委會共同監管,先公示再使用,確保每一分錢用于該小區改造。
通過多方的共同努力,最終,該小區按每戶出資5000元的標準自籌了20萬元,參與眾籌的居民(戶數)比例高于95%。
堅持先行先試,共同締造有實例
“逆齡生長”也同樣發生在仙桃市干河街道的一招宿舍小區,曾經,住在該小區,下水衣是家家戶戶必備品。今年夏天,下水衣卻一次也沒用上,72歲的龔引蘭睡得格外舒坦,“窗外再大的雨,也不用擔心蹚齊腰深的水出門了?!?/p>
一招宿舍小區按照居民心愿改造的電動車棚
“退出舞臺”的下水衣,隱藏著小區居民的辛酸記憶。
龔引蘭介紹,這片宿舍地勢很低,管網老舊,經常堵塞,每逢下雨,街面雨水便流向這里,加之下水管返水,一下雨就“看?!?。社區為此特地買來一臺抽水泵,一到雨季,就24小時備勤。
回憶起當年的“抗洪”場景,龔引蘭苦笑道,每次遇上下雨天,不但路面上一片汪洋,底樓居民家也水漫金山,我們只能拿沙袋、防水板來抵擋,冰箱也得提前擱在板凳上,在居民樓墻上,還能隱約地看到之前淹水留下來的痕跡。
在居民們的強烈期盼中,2022年初,仙桃市住建局考慮到該小區滿足“六個前置條件”——“成立小區黨組織、小區業委會、簽訂居民公約、拆除違法建筑、出資參與改造、承諾接受后期管理和繳納物業費”,于是決定將一招宿舍小區納入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試點,嚴格按照“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的發展理念,積極發動和引導群眾參與。
項目實施前,仙桃市通過“黨員公約”謀思路、“鄰里夜話”謀需求、“居民議事廳”謀決策,民意街道多聞社區堅持社區的事,大家議、大家定,把決策“C位”交給居民,畫好基層社會治理的“同心圓”,真正做到“改什么、怎么改”由群眾“說了算”。
“擺在第一位的就是改造雨污管網,這是我們小區的硬傷”“要墊高路基,不然我們這里永遠是水窩子”“能不能把外墻重新粉刷,好多地方都掉落了”……一時間,居民的想法紛紛涌來。
社區粗略算了一筆賬,項目概算投資190萬元,如果把這些大小工程都完成,中央補助與地方配套資金加起來還有缺口。
“既然是辦大家的事,我們自己能不能籌點資?”這時,有居民提出想法。鄰里夜話開了好幾輪,大部分居民同意“開源節流”,用有限的資金辦最大的事,同時推舉業委會主任楊運環負責上門收錢,“老楊是老黨員,平時公道正派,我們都相信他。”
“每戶3000元,這是精打細算出來的數額,我們都愿意出?!睏钸\環與業委會成員們挨家挨戶敲門,整個小區65戶,一共19.5萬元,一戶也沒有落下。
一時間,“大家事”變成“自家事”,在居民的“火眼金睛”下,每一分錢花在哪里都公示公開,墊高路基、雨污分流、強弱電改造、消防設施配備、道路硬化刷黑、外墻立面翻新等順利完工,徹底解決了“老大難”問題。
省下的有限資金,在大伙的商議下,安裝了非機動車停車棚、電動車充電樁、智能門禁系統,修建了公共晾衣區、休閑健身區?!安粌H環境美了,咱們的生活也上了檔次?!?/p>
“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共建共治共享?!边@一城市基層治理體系的構建,也是仙桃市“共同締造”的目標,一招宿舍小區成為仙桃市首個改造前100%收繳自籌資金的老舊小區,最終實現改造“一次性”到位,居民“一致性”滿意。
仙桃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小區的改造經驗將會以點帶面、以點促面,推動“共同締造”活動在仙桃市深入開展。目前,其經驗做法已在輕工小區等老舊小區得到成功復制,下一步,該局將繼續發揮共同締造的強大作用,推進工作取得新突破,推動老舊小區品質提升和社會治理創新,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實現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來源:仙桃市住建局 齊典、潘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