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社會
國慶獻禮暨大冶市鎘低積累水稻種植試驗成功
2023-10-02 23:45:15   來源:今日湖北

今日湖北網訊 在盛世華誕普天同慶之際,為加快推進湖北省鎘低積累水稻研究與應用工作,推動湖北省受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促進農民增產增收,保障糧食生產安全,由湖北省農業農村廳、大冶市人民政府、雜交水稻全國重點實驗室(武漢大學)主辦的2023年湖北鎘污染土壤安全利用工作研討會暨大冶市鎘低積累水稻實驗種植觀摩會,在湖北大冶市成功舉辦。

927日上午,金湖街道程家灣紅蓮型低鎘積累品種康稻1號種植試驗基地有來自國家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首席專家王全輝以及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孫建剛,省委政研室二級巡視員王耀輝,省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站樊丹站長率領的全省各市級對口保護站負責同志及黃石市農業農村局長何瑞峰、二級調研員梅再勝,黃石市生態能源局長易成龍,大冶市委副書記潘小進,大冶市農業農村局長戴云、副局長李軍霞、大冶市生態能源推廣服務中心主任曹文,武漢大學生命學院教授朱仁山,華中農業大學教授蔡明歷、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副教授鄧遠見等一批全國知名的農業專家、教授親臨檢測現場觀摩交流并指導。

1696261411450707.png

       好品質數據說話。通過現場采樣,混劑、高速均衡、放入重金屬檢測儀,檢測員

許志勇動作麻利不出十分鐘檢測結果就在顯示屏上出來了——0.0058mg/kg。武漢

大學生命學院教授朱仁山表示這個結果遠低于國家安全標準0.2mg/kg。在土壤重金

屬檢測中,檢測到所在地土壤鎘含量是0.70mg/kg湖北省農科院檢測其糙米鎘含量

0.0065mg/kg(對照糙米鎘含量平均超過0.38mg/kg)。

1696261448672669.png

      實地觀摩結束,與會者隨即到中億開元大酒店大會議室參加鎘污染土壤安全利用

工作研討會。研討會上,武漢大學 吳賢婷副教授,湖北農業科學院楊利研究員,分別

就《鎘大米湖北解決方案》、《康稻1號營養特性研究》作了報告,農業生態與資源

保護總站首席專家王全輝、省科協副主席孫建剛等領導都分別作了重要講話,會議由

樊丹主持。

1696261474681623.png

    專家們表示,水稻鎘超標是世界性難題,此次大冶市鎘低積累水稻種植實驗的成功,將為保障我省糧食安全生產作出巨大的貢獻,也標志大冶市將在全省率先實現糧食生產穩面積、提品質、增效益三方面實現歷史性的突破,意義非凡。

      高鎘含量的稻米對人體健康產生嚴重影響,因此,降低稻谷的鎘含量成為一項緊迫的任務。通過加強科研和技術推廣,也有助于提高水稻降鎘技術的實施效果。只有全面采取措施,才能實現水稻種植的有效降鎘,保障人們的食品安全。

      品種與技術成熟后,還要讓其走進公眾視野,讓農民愿種,讓大眾認同,可以通過科普微視頻、新聞報道、栽培種植技術直播等方式,將康稻1號相關信息全面、立體、及時、準確的傳達給公眾。 

       據了解,2022年大冶市試種康稻1號水稻2500畝,產量和效益都不錯。為進一步鞏固鎘低積累水稻(康稻1號)種植成果,提高種植戶栽培技術,規范種植技能,今年上半年,大冶市分別舉行三場康稻1號水稻種植技術培訓會,確保今年大冶市該水稻試種示范面積達到20000畝。糧食是人類生存之本,大冶市通過技術改良及農業創新,為祖國74周年華誕獻上了最尊貴的禮物。

        另悉:紅蓮型雜交水稻是以武漢大學朱英國院士為首的研究團隊創制的湖北省原創科

成果,與我國的“野敗型”、日本的“包臺型”一起被國際公認為雜交水稻三大細

質雄性不育類型,先后獲得湖北省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廣東省科技進

二等獎2項,湖北省高校成果轉化獎2項等多項榮譽。經過50多年的努力,紅蓮型

交水稻的科技領先優勢在推廣應用中得到了充分彰顯,截至2020年,高產、優

質、廣適、多抗、耐高溫的紅蓮型雜交水稻全球累計推廣面積達4.5億畝以上,直接

經濟效益超過90億元,習近平總書記曾兩次關注紅蓮型雜交水稻的發展。近年來,紅

蓮型雜交水稻研發團隊在品種篩選中發現,紅蓮型育種材料(珞紅3A3B4B)具

有低鎘吸收特性,在鎘含量為0.8mg/kg~5mg/kg的大田或盆栽試驗中,稻谷籽粒鎘

含量只有0.03~0.06mg/kg,遠低于國家鎘含量安全標準0.2mg/kg,完全可以在中

度和重度鎘超標土壤中確保稻田安全生產和稻米食用安全。2020年,Nature 

Communication雜志報道,在目前中國大田應用的1143份秈稻核心種質中,只有紅

蓮材料(珞紅3A4A)具有低鎘吸收特性,是國內首創、低鎘吸收效果最佳,可直

接進入大田應用的非轉基因低鎘吸收水稻種質資源,對解決當前“鎘大米”難題具有

積極作用和意義。20223月,湖北省科技廳以《鎘低吸收、耐鹽紅蓮型雜交水稻取

得重大突破》為題向湖北省委省政府專題匯報了武漢大學低鎘吸收水稻研究的最新成

果,王忠林同志、張文兵同志、肖菊華同志等三位省領導分別給予重要批示,指示湖

北省農業農村廳抓緊對接,組織實施推廣。20229月,紅蓮型低鎘品種珞紅3B(康

1號)在大冶市土壤鎘含量0.39mg/kg污染區完成了示范種植,第三方檢測其糙米

鎘含量在0.01~0.03mg/kg間(對照糙米鎘含量平均超過0.3mg/kg),遠低于國

家安全標準0.2mg/kg。康稻1號的示范成功,徹底解決了當地農戶“賣糧難”問題,

極大地提振了當地農民種糧積極性。上述數據表明,紅蓮型低鎘積累品種康稻1號具

有穩定的低鎘積累特性,且糙米鎘含量遠低于國家安全標準,適宜于在生態適宜的鎘

污染區進行大田種植和推廣。

            編輯 小穎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国产曰批视频免费观看完,中文字幕无码人妻777网,欧美特黄激情视频一区一区
思思re久久精品66在热线热 | 亚洲精品特黄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一区 | 日本高清一本大道不卡视频 | 亚洲国产五月综合 | 综合亚洲国产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