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步走——向左轉!”伴著響亮的號聲,9月27日上午9點,走進武漢市東湖高新區左嶺街道玉泉社區黨群服務中心,4名退伍軍人邁著整齊劃一的步伐踏上講臺,利落地展開國旗,也拉開“七彩玉泉 喜迎雙節——沙場秋點兵”主題活動的帷幕。
展旗儀式
這次活動由左嶺街玉泉社區主辦,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漢唐公益服務中心承辦,旨在豐富居民娛樂活動,讓社區住戶感受“家”的溫暖,共建和諧、美好的新時代文明社區。
此次活動邀請玉泉社區居民和退伍軍人共30人參加,上到50年代的耄耋老者,下到00年代的“新新人類”,大家歡聚一堂,共慶佳節。
活動現場
玉泉書記廖健倫致辭,介紹活動主題與環節設置,表示此次活動關鍵點在于促進鄰里和諧、加強團隊合作,創建多元化社區,同時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廖建倫講話
共話中秋習俗 傳承優秀家風
“蘇軾曾言,‘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漢唐公益負責人唐明鳳引用《水調歌頭》,說:“團圓是中秋繞不開的話題,但有些時候,受諸多因素影響,我們可能無法與親人相聚,借此契機,就讓我們一起做一個簡單的小燈籠,寄托對遠方親人的思念與祝福吧。”
唐明鳳講話
社區工作人員將一個個小巧的竹制燈籠發給在座居民,幫助他們著手制作。活動現場頓時熱火朝天,每個人都化身勤學好問的“小學生”,仔細研究這“巴掌大的玩意兒”,積極與工作人員溝通方法,費盡心力想讓它亮起來。
巡視一圈后,唐明鳳笑道:“現在我們就檢驗一下大家的成果,看看做得怎么樣。”說著,“啪嗒”一聲關了燈,原本明亮的活動室瞬間陷入昏暗,但居民手中仍有點點微光閃爍,湊近一看,原來是他們的小燈籠發揮了作用,一顆顆“小星星”照亮活動室,也照亮他們臉上的笑容。
居民展示燈籠
此外,活動現場還邀請居民現身說法,分享家風家訓小故事。
退伍軍人劉和平表示,家風就是一個家庭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價值觀、人生觀和道德觀;家教就是長者言行對后輩產生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期盼。二者主要通過孝老愛親、與人為善、誠實守信、待人真誠等品質體現出來。
劉和平演講
初中老師劉璇則認為,良好的家庭環境不在于富有程度,而在于父母溫暖有愛的陪伴和以身作則的榜樣力量。另外,雖然家是“愛的港灣”,但愛不等于沒有原則和邊界,只有建立適度合理的規則,孩子才能更健康地成長。
劉璇演講
與會居民聽得津津有味,或點頭或嘖嘖,時不時與身邊人交流討論各自看法。
隨后,兩位居民代表合唱《送別》,略帶口音的歌聲引起大家共鳴,許多人在場下小聲跟唱,并拿出手機拍照、錄像。
居民唱歌
居民唱歌
同玩趣味游戲 培養合作精神
“咚、咚、咚咚咚……”綠色小球在鼓面上不停地騰挪跳躍,奏出一曲緊張刺激的打擊樂。在場眾人隨著鼓點屏息凝神,緊緊盯住小球,生怕它掉下去——這是居民在玩“鼓動人心”小游戲。
游戲現場
此環節由體驗式培訓師李相吉主導,他表示,“教官說”、合力建塔等小游戲一方面幫助破冰,加深居民彼此之間的了解,推動團結互助精神的養成,另一方面拓展居民娛樂方式,讓文化生活更加多彩。
李相吉講解游戲規則
游戲后的頒獎禮更加妙趣橫生,啞鈴、毽子、鐵環等禮品喚起居民童心,大家在活動現場便迫不及待地玩起來,白發叢生的老者此刻也似乎回到遙遠的孩童時期。
領獎現場
“我祈禱擁有一顆透明的心靈,和會流淚的眼睛,給我再去相信的勇氣……”悠揚的歌聲里,本次主題活動圓滿結束,每位居民離場時還獲得了特色大禮包,王阿姨感慨道:“這次活動辦得好啊,希望以后能多辦、常辦。”
唐明鳳表示,漢唐公益服務中心會繼續秉承以人為本、服務居民的工作理念,多多策劃類似活動,豐富居民的業余生活。(田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