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位于咸寧市橫溝橋鎮王英水廠的建設工地,黃色塔吊正在為緊張施工的折板絮凝池吊裝建筑材料,近百米的凈水生產線已現雛形,預計項目土建工程將在10月中旬竣工。這里是咸寧市主城區供水增量提質工程現場,也是該市解決供水需求矛盾,保障供水安全的重點工程項目。
主城區供水增量提質工程
據悉,武漢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水集團”)旗下武漢三鎮實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控股”)下屬武漢市水務建設工程公司(以下簡稱“水務工程公司”)的項目團隊在此已經駐扎整整一年了,一群講奉獻、能吃苦、敢拼搏的生產骨干和青年人,正在積極投身工程公司“武水鐵軍”品牌走出去戰略,在開拓市場的大環境中把握新的機遇。
武水集團不斷深化企業改革,助推水務工程公司縱向拓展水務環保上下游產業鏈,積極打造“投建管運”一體化的全國性水務環保綜合服務供應商。水務工程公司業務拓展能力不斷增強,對外拓展工作捷報頻傳,近年來,先后中標海南省澄邁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澄邁縣供水提質增效工程總承包項目、湖北省咸寧市主城區供水增量提質工程總承包項目。其中咸寧市主城區供水增量提質工程總承包項目中標總額超3億元。
項目現場
緊鄰項目工地,王英水廠的當地水務同仁常來施工現場“串串門”,對未來要交付運行的全新生產線他們既關心又好奇。通過溝通把“武水工程”這個品牌在武漢之外的水務系統中樹立起來是項目經理付忠的主要任務之一,他說:“項目關系著咸寧中心城區近20萬家庭用水品質的提升,水務工程公司有能力,更有實力做好這個項目。”
已建成疊合清水池
土建部分的項目經理余勝說:“凈水廠生產線被設計為沉淀池在上,清水池在下的整體構造,這也要求項目在類似深基坑的工況下疊合施工,這在水廠建設中是較為少見的。”也是因為這種特殊的構造,他們需要實現沉淀池和清水池之間約90米長的隔離板堅固耐用且滴水不漏,為此隔離板每隔20米創新使用了紫銅止水帶這種新材料,強化了關鍵部位的耐用、抗變形和抗腐蝕能力。“在凈水工藝上,新的凈水廠生產線比以前的機械絮凝進一步延長了釩的反應時間,清除雜質更有效,水質會更好”余勝在介紹項目質量時顯得非常有信心。
現場管理員與附近村民交涉
相對于廠內的施工條件,配套建設的約38公里長的DN1400輸水管線,則面臨著更復雜的考驗。在泉都大道的管道鋪裝現場,一位婆婆正與施工人員交涉,她希望挖機施工時將村口的原生黃土山包刨開一點,方便車輛進出,不遠處的農田里,完成管道鋪裝回填作業時,還要專門留下50厘米厚的耕植土,為農田復耕創造條件。“供水項目本來就是民生工程,很高興能力所能及地做些方便百姓的好事。”現場管理員鄧文程的回答既質樸又接地氣,這是一年來幾乎沒有收到村民投訴的底氣。
輸水管線現場
雖然水務工程公司常常會被這樣的“小麻煩”牽扯精力,但工程的主要的難度還是施工斷面,畢竟是蜿蜒38公里的管道,遇到的情況多種多樣。在當地政府部門和有關單位的大力支持下,水務工程公司以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工作作風,在各個交付的施工斷面上緊張作業,最高峰時7個現場同時施工,最遠時單程就接近30公里,削山破路、穿過河流、建設施工便道、機械2次轉運、搭建材料臨時堆場,憑借豐富的現場經驗,一個個困難佐證了水務工程公司的施工實力,受到建設單位、監管部門和監理單位的充分肯定。
農田內管線
項目經理付忠表示,咸寧市主城區供水增量提質工程預計將于明年年底竣工,屆時王英水廠將新增每日10萬噸的供水能力,截至目前,項目正按照時間節點有序推進。水務工程公司將發揚‘鐵軍'精神,努力把項目打造成設施良好、運行可靠、水質達標的標桿項目,在擦亮武水工程項目品牌的同時,為實現企業對外拓展,助力咸寧經濟民生建設,交出一份高質量發展的新答卷。(來源:武水集團 通訊員徐真、霍綺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