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社會
讓“輕紡之光”重現荊州 ——省社科專家調研江漢平原紡織服裝承接產業轉移 和轉型升級側記
2023-08-19 16:13:55   來源:今日湖北


1692432829525460.jpg

本網訊(記者譚馨 通訊員鄧南友  伍靜)炎炎烈日,紗梭飛旋。

在湖北宜貝芽服飾有限公司廠房里,縫紉機的“嗒嗒”聲此起彼伏,裁剪、縫制、熨燙、折疊,一片片布料在工人手中轉動,很快變成一件件成衣;在荊州天大印染有限公司印染車間內,機器轟鳴,數臺印染機器猶如“噴墨式打印機”,一行行地在白布上穿梭,不一會兒,便印染出各式花色……

8月15日至17日,省社科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劉愛國帶領課題組來荊,開展2023年社科專家市縣行活動,就江漢平原紡織服裝承接產業轉移和轉型升級進行專題調研。

頂著烈日,課題組一行先后前往監利市、沙市區、荊州經開區、荊州區部分紡織服裝公司和印染公司,看變化、找問題、提建議,與企業家和地方黨委政府共謀產業高質量發展,讓“輕紡之光”重現荊州。

招商引資——培育壯大特色產業鏈

“這種德絨面料非常舒適,適合童裝使用,但該面料需要德國拜耳公司認證授權后才能生產,目前企業在原材料、技術上都十分受限……”

“你們要針對企業需求,瞄準服裝產業細分領域,精準招引在行業領域具有引領性、號召力的龍頭企業。”

在沙市區宜貝芽服飾生產車間,華中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李聞一一邊與企業負責人深入交談成衣生產面臨的困難,一邊針對具體問題向沙市區有關負責人提出招商引資建議。

紡織服裝產業是荊州“4611”現代產業體系重點發展的五百億級優勢產業之一,產業傳承歷史悠久。近兩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承接紡織服裝產業轉移工作,通過采取產業聯動、活動推介、產業培育、叩門招商等措施,掀起一輪輪紡織服裝產業招商攻勢。

今年1月,“粵風楚韻共織荊彩——荊州·廣東紡織服裝產業企業家懇談推介會”在廣州成功舉行,36個紡織服裝產業重點合作項目集中簽約,總金額204.2億元。

“品種齊全、優質平價的面輔料,對于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具有重要意義,加快面輔料交易中心建設迫在眉睫。”走進致景科技——華中面輔料生產基地展廳,武漢紡織大學紡織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黃年華仔細察看琳瑯滿目、色彩斑斕的面輔料,指出荊州紡織服裝產業鏈的優勢所在和薄弱環節。

致景科技是國內領先的紡織產業互聯網公司,今年5月,在2023中國紡織服裝產業鏈發展大會暨金色童年小鎮·科創園盛大開園儀式上,該企業正式落戶沙市區岑河鎮。

致景科技沙市面輔料生產基地總投資30億元,擁有2000多臺高端智能化設備,將建設年產20萬噸母嬰面料智能織造園,打造成華中地區最大的母嬰面料生產基地。

“面輔料交易中心是紡織服裝產業鏈上的重要一環。建設面輔料交易中心,可以減少中間環節,降低交易成本,縮短供應周期,促進面輔料與服裝企業無縫對接,讓產業鏈上下游合作更加緊密。”黃年華建議,交易中心要招引行業龍頭平臺,以及一站式面輔料供應商入駐,力爭將面輔料交易中心打造成湖北省面輔料新標地。

為全力打造產業供應鏈,今年4月,我市與湖北華紡鏈公司協商對接,設立荊州華紡供應鏈有限公司,成功打造全市紡織服裝行業數字化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

截至目前,華紡鏈平臺系統荊州企業注冊上線客戶近200家,上門建聯有效客戶70家,深度建聯40家,針對景祥新材料、德興紡織、明成紡織、金安紡織等企業提供融資和上游采購等服務。

智轉數改——科技創新激發新活力

“企業可以打造嬰童裝區域人體數據庫,讓同類型企業間實現數據共享!”

“紡織服裝產業是與數字經濟高度融合的‘朝陽產業’,荊州要抓住數字轉型機遇。”

“政府應鼓勵企業建設電子商務中心,不斷探索創建數字化消費新場景。”

“荊州可以建立一批集產品研發、技術服務、人才培養為一體的科研平臺,打通從科技到紡織服裝產業的‘最后一公里’。”……一邊走、一邊看、一邊談,參觀完10余家紡織服裝企業后,課題組成員圍繞科技賦能紡織服裝企業發展展開“頭腦風暴”。

“為緩解用工難,我們正將5G技術、大數據等技術運用于生產、包裝等環節,力爭早日建成無人車間,實現全車間智能化。”調研座談會上,荊州市天苧麻棉紡織股份有限公司法人余庭洲滿懷信心。

隨著技術發展,我市紡織服裝企業紛紛進行“智改數轉”,通過搭建數字化平臺,不斷提升研發水平。轉型的效果也顯而易見——“3人一天可裁剪布片10萬件!這是公司智能化改造后交出的生產答卷。”荊州市紅葉針織服飾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總經理傅力介紹。

在紅葉針織,類似的智能化生產場景比比皆是。為加快升級步伐,紅葉針織投資1080萬元,打造“5G+智慧工廠”,不斷培育競爭優勢,打造行業標桿。

“數字化”轉型不是選擇題,而是關乎企業長遠發展的必答題。如今的荊州,越來越多企業嘗到技術換新、企業換裝的甜頭,從此前的“不想改”“不敢轉”,變為主動擁抱“智改數轉”,曾經“千人紗、萬人布”的場景早已被隨處可見的“智能化”場景所取代。

在湖北富春染織有限公司項目現場,工程師正在試運行機器設備,調試自動化生產線,沖刺下月投產目標。

富春染織是國內唯一一家以筒子紗染色為主營業務的主板上市企業。2021年,該公司全方位接軌數字技術后,便在荊州經開區投資新建自動化生產線。

“項目投產后日產量可突破260噸,將成為富春染織在國內產能最大項目。”富春染織副總經理張致龍介紹。

武漢紡織大學會計學院副教授徐濤表示,不僅要注重企業自身的數字化轉型,還要加強紡織服裝產業園區、開發區數字化建設,致力于打造智慧園區。

目前,全市共有紡織服裝高新技術企業16家、紡織服裝科技型中小企業46家,設立了湖北省高分子紡織化學品企校聯合創新中心、湖北省校企共建新型紡織化學品研發中心等2個省級新型研發機構以及4個市級新型研發機構。

品牌打造——理念變革引領新潮流

“童裝的品牌化很重要,企業要發展壯大,最后一定是品牌的競爭!”

走進紅葉針織樣品展覽室,一件件英式風衣、小香風外套、極簡風連衣裙等童裝“爆款”,讓武漢紡織大學服裝學院副教授黃李勇眼前一亮。

經過一番考察,黃李勇發現該企業產品的面料、做工等方面都可圈可點,但部分產品還欠缺獨特的“記憶點”。

紅葉針織位于沙市區岑河鎮,該鎮嬰童服裝產業連續11年被納入湖北省重點成長型產業集群。目前,岑河鎮大部分童裝企業已形成生產、制衣、銷售“一條龍”模式。

“可以為童裝賦予積極向上的文化內涵,增添產品的故事性和趣味性。”黃李勇建議,通過聯合政府部門舉辦童模時裝大賽,前往北京、上海參加國際時裝周等方式,不斷提升荊州童裝產業社會關注度和品牌影響力。

創建于1998年的監利玉沙集團,堅持研發高端產品,搶占高端市場,成為家紡行業產業鏈完整、沙灘浴巾出口量全國領先的知名企業。專家建議,企業結合現有產品特點,進行品牌建設,圍繞類別做工、年齡結構、流行趨勢、文化定位等要素,進一步細化沙灘巾品類,嘗試聯手荊州方特等文旅企業,打造本土游樂場經濟,推動企業轉型。

紡織服裝,不僅僅是一件產品、一個品牌,更能代表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精神、一種文化。

搶抓沿海產業轉移機遇,重鑄荊州全國“輕紡名城”輝煌,課題組組長李聞一建議,荊州紡織服裝產業要從增強企業生存力、提高企業適應力、增添印染新能力、擦亮品牌競爭力、提升招商引資精準力這“五力”出發,為打造高質量承接體系作出荊州貢獻。

目前,荊州正面臨承接紡織服裝產業轉移的重要機遇,相信通過站在全國、全省大局中謀劃紡織服裝產業,著力打造品牌、創新升級,必將不斷推動紡織服裝產業走上高質量發展道路。

       編輯  小穎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国产曰批视频免费观看完,中文字幕无码人妻777网,欧美特黄激情视频一区一区
亚洲欧美日本一本二本三本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主页 | 亚洲欧美五码中文字幕 | 一区二区三区四亚洲 | 日本免费最新高清不卡视频 | 在线亚洲中文精品第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