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3日,隨著最后一個指令的下達,歷經32天緊張而有序的作業,山東省青島東岸產業園區基礎設施三標-重慶南路的調坡頂升抬高段開始了最后一個預設行程的施工,40分鐘后全長126米、寬27.8米的橋梁整體差速頂升到位,成功上演9600噸橋梁的“龍抬頭”壯舉,由原先的-4.95%下坡變為1.4%上坡,最大頂升高度6.28米,這是青島首次對魚腹式現澆梁進行頂升抬高作業。
頂升高度最高6.28米的QCLS0#墩
青島東岸產業園區基礎設施三標-重慶南路的調坡頂升抬高項目由湖北楚天聯發路橋養護有限公司采用PLC差速變頻頂升跟隨保護工藝施工,這種控制系統通過計算機指令來控制液壓千斤頂,調節變頻器的電流大小來控制泵頭流量,從而實現千斤頂升缸、收缸的速率控制。
頂升操控界面
系統通過壓力傳感器反饋數值自動均衡調整各臺千斤頂的壓力,在頂升過程中保持各點頂升力與頂升初期橋梁稱重采集的各點原始力值相差不超過100噸,同時這種控制系統通過位移傳感器反饋的數值來控制調整液壓千斤頂行程,保證了各臺液壓千斤頂的同步性,是一種力和位移綜合控制的頂升工藝。
現場液壓千斤頂
湖北楚天聯發路橋養護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介紹,這種力和位移綜合控制方法建立在力和位移雙閉環的控制基礎上,為了契合橋梁由下坡變為上坡時的伸縮縫夾角變化,運用了差速變頻調坡施工法,調坡、頂升同時進行,差速指的是速率不一樣,C1B#-QCLS3-QCLS0#頂升的高程依次逐漸變大,并不是統一的同一標高,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需要讓每個墩柱同時起頂,同步完成相同動作,以保持橋梁線型,穩定結構受力,以達到各點千斤頂同時啟動,同時停止,同步動作的目的,總結起來就是同時、同步、不同速。
施工作業現場
據了解,本項目位于青島市市北區重慶南路與洛陽路交叉口,毗鄰四方裝飾城和青島汽配城,原橋為高架橋上下橋落地段,車流量巨大,對周邊環境和交通也帶來了不可避免的影響,從前期的方案制定,到后期的頂升施工,每一步都經過精心設計調整,反復論證比較,在最短的時間內安全地完成本次頂升施工任務。(來源:中國交通廣播通訊員宋振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