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通訊員 羅演雯)“油炸食品到底含有多少油脂呢?”在枝江市西灣社區希望家園的宣講臺上,正在進行一場關于油炸面餅中油脂含量的模擬實驗。
7月25日下午,華中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赴枝江暑期社會實踐團和中南民族大學志愿者羅演雯共同前往西灣社區希望家園,針對油炸食品,對西灣社區希望家園暑托班小朋友們進行科普宣傳。
“炸雞”“薯條”“油條”......提起最喜愛的油炸食品,小朋友們紛紛舉起小手。油炸食品酥脆可口、香氣誘人,但美味的背后也隱藏著巨大的威脅。社會實踐團成員張惠榕在宣講時表示,“油炸食品脂肪含量高,不易被消化吸收,攝入過多會造成消化不良、便秘、腹瀉等問題,長期食用還會導致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
小朋友積極舉手回答問題 范思穎攝
為了更好地展示油炸食品的油脂含量,實踐團設計一場小實驗,潘澤遠小朋友主動擔任此次模擬實驗的小助手,“我們以量瓶代替100g的面粉,用這瓶裝有黃色顏料的液體模擬油脂,分步倒入量瓶中。”
數據表明,每100克的普通面條脂肪含量僅有0.7克,而油炸過后脂肪含量增長為21.1克,脂肪含量增長30倍。實驗共傾倒兩次,模擬面粉油炸前后的油脂含量。潘澤遠握著瓶子驚嘆道,“瓶子里油脂的容量也相差得太大了吧!”
社會實踐團成員與小朋友一起做實驗 陳睿立攝
“油炸使得食物里的水分迅速蒸發,油就會吸附在食品表面或者滲入水分蒸發后留下的縫隙里,這也就是油炸食品油脂過多的原因啦!”張惠榕耐心地與小朋友們解密。他還叮囑小朋友們,想要擁有健康的身體,一定要學會選擇正確的油炸食品,多吃果蔬,養成正確的生活習慣。
社會實踐團成員給小朋友發起氣球 范思穎攝
“買吃的之前要看日期!” “要看看有沒有發霉變質” “發芽的土豆不能吃”......在知識竟答環節中,暑托班的小朋友們踴躍發言。西灣社區的工作人員張云環表示,食品對于小朋友來說是最具吸引力,在暑期,他們能上這樣一堂課,學好食品安全相關知識,讓小朋友們的飲食更加健康。
此次食品安全宣講效果顯著,社會實踐團成員陳睿立動情地說道:“看到小朋友踴躍發言,正確回答出食品安全知識,我為團隊的每一名成員由衷感到自豪。”積極投身社會志愿服務,傳遞專業知識,在國家建設中擔當勇為,這是每個大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
編輯: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