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誰也沒有想到,僅僅一個愛好的萌發,竟催生了一家中外馳名的高新技術企業。湖北龍王恨漁具集團有限公司從一個小作坊,風風雨雨,通過三十年的打拼,發展到如今員工數百人、年產值數億元規模。書寫這個傳奇故事的就是湖北省政協委員、集團創始人周文平。
多方探尋,艱苦創業立根基
出生于上個世紀60年代末的農村孩子周文平,在小河邊長大,在池塘邊嬉戲,他從小就喜歡搗魚弄蝦,釣魚帶給了他美好的回憶。
1992年,二十多歲的他萌生了創業想法,這個想法與釣魚有著密切的聯系。剛好,一所重點大學的水產教授向他兜售其魚餌技術,他聽后一時心里癢癢的,覺得正對自己的胃口,分析我國幅員遼闊,水資源十分豐富,喜愛垂釣者眾多,應該有十分龐大的市場。
于是,他花了400元錢,買下教授的配方。為了研究琢磨魚餌制造的工藝原理,他不辭艱辛,多方探尋,向專業人士取經,向民間釣魚高手請教,回家后自己在所謂的“實驗室”和池塘邊湖庫旁反復地試驗、揣摩。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很長時間的調制,第一批餌料終于出爐了。
由于做出來的餌料沒有名氣,市場銷售不暢,產品嚴重積壓,他創業伊始便受到了打擊。
如何走出困境?周文平找到那位教給他魚餌配方的教授求教,并到中科院水生物所尋求幫助,得到研究人員熱情鼓勵和支持。專家們一致認為,方向是對的,關鍵是要把產品質量搞過硬。
幾個月后,周文平做出了三大類22個新產品。他沒有急于拿出去銷售,而是分發給釣友試用,并根據反饋意見不斷改進,終于達到了釣友們滿意的“高度”。消息不脛而走,周文平靠這批魚餌口碑積累了一批忠實“粉絲”。
1998年,湖北龍王恨漁具集團有限公司迎來了春天,在北京懷柔漁具展上,公司品牌一炮打響,三天收現金十幾萬元,獲取訂單50余萬元。
南征北戰,科技創新譜新篇
初嘗創業甜頭的周文平沒有滿足,他清醒地意識到,只有擁有核心技術和拳頭產品,才能在市場上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2001年,隨著國家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休閑釣魚的人越來越多,餌料的使用也越來越受釣魚者歡迎。為了讓更多的釣友知道自己的品牌,周文平組建起國內屈指可數的教練團隊,帶領一批知名釣魚教練參加全國各種比賽。他們南征北戰,摘金奪銀,共獲國家級釣魚競賽冠亞季軍80多項,其中國際冠軍一項,全國農運會冠軍銅牌一枚,被譽為中國釣壇的“冠軍隊”。
周文平高薪聘請人才,開展科研攻關。2002年,公司研制出了一款可搓可拉的餌料“藍鯽”,這種餌料不吸潮,解決了用手去上餌的難題,既提高了換餌速度和操作便捷性,又更加輕松和衛生。這一科研成果,奠定了我國垂釣領域餌料“可搓拉不吸潮”的理論基礎,樹立了行業標準。如今,“藍鯽”系列年銷售量過億元大關,穩居中國單品銷量龍頭老大地位,被廣大垂釣者稱為“國民釣餌”。
周文平建立研發中心,多年堅持自主創新,持續加大研發投入,進行重難點技術攻關,公司共獲得授權專利、商標、著作權300多項,為科技成果轉化和市場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深度謀劃,融合發展樹品牌
怎樣讓釣魚人更了解自己的產品?周文平想到了舉辦大型賽事,比賽采用公餌,通過融合發展帶動品牌效應。
所謂公餌,即是比賽指定必須使用的專用餌。起先,公司高層明確反對這種方式,擔心部分垂釣者成績不理想時,可能會說產品質量不行,對品牌及商譽造成負面影響。
周文平態度堅決:“公司與垂釣者是魚水關系,只有引導顧客熟悉公司,我們的產品才能征服消費者,贏得更廣闊的市場。”他決意冒險當行業內第一個吃螃蟹者。事實證明,他的創舉是對的,三年后,這種做法成了釣魚競賽的通用慣例。
2003年,周文平策劃了首屆龍王恨“藍鯽旺鯽杯”全國釣魚大獎賽。
一石激起千層浪,比賽受到了中央電視臺等中省主流媒體的關注,在全國產生巨大反響。每到一處,每一場競賽,每一項涉釣活動,周文平都親自出面宣講,呼吁廣大釣友要支持國貨,支持國產品牌發展壯大,只有國貨發展壯大了,中國才能更好參與國際競爭,更好地推動我國垂釣運動健康發展和繁榮昌盛。通過舉辦全國釣魚巡回賽、總決賽,大大提升了“龍王恨”品牌的影響力和美譽度。
2009年,龍王恨又將單純的賽事升級為漁文化節,融入了大河生態放流、全國書法魚拓征集等形式,提升了活動內涵。公司先后成功舉辦了5屆漁文化節暨8屆全國釣魚大獎賽,帶動旅游產值超3億元,促進了漁業制造、體育文旅休閑、農業漁業的融合發展。2014年,龍王恨漁文化節榮膺“湖北十大特色文化品牌”。
隨著幾十年的沉淀,周文平的龍王恨在國內已成為漁業產業的排頭兵。此時他想到,光在國內發展還不行,必須走出國門,面向世界。從2013年開始,他組織了中韓釣魚電視對抗賽進行宣傳推廣,共舉辦中韓分場賽、總決賽共10余場,在東亞、東南亞推廣近30場次。
龍王恨走出國門,面向更多國際客戶,公司旗下依肯連鎖品牌也在朝鮮有了第一家加盟店,集團在泰國、越南、馬來西亞、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國均有業務拓展。
周文平生來就不是一個守舊的人,總是深思熟慮,先人一步。2019年,他謀劃籌建了新媒體中心,建設屬于企業的新媒體矩陣。目前,公司已打造了1個150萬粉絲級、5個幾十萬粉絲級的垂釣達人賬號,網紅達人近500家,為公司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呈現生機勃勃態勢起到了重要促進作用。
大愛無私,回報社會踐責任
周文平深知,自己企業能夠不斷發展壯大,個人的努力只是基礎,關鍵是黨的政策好,社會各界的支持。他始終告誡自己,在發展好事業的同時,要盡心盡力回饋社會,踐行企業家的責任和擔當。
他心系困難群眾。孝南區新鋪鎮紅衛村周女士的丈夫于2012年病逝,公公也一直臥病在床,婆婆常年吃藥,還有2個在上學的孩子。周文平聽說她家的遭遇后,將她招聘到公司當倉管員,讓她有了一份穩定的收入,并連續9年持續幫扶她家庭,給予一定的救助金。
他心系產業扶貧。2017年,周文平利用產業優勢,在肖港鎮永長村建立了扶貧車間,讓10多位農民在家門口就可以實現脫貧致富。2019年,他又投資200多萬元,在新鋪鎮沈新村建立第三扶貧車間,為當地百姓脫貧致富,防止返貧發揮了積極作用。
他心懷大愛。2020年疫情爆發,他組織捐款捐物、減免租息等近600萬元……這些年來,周文平捐助失學兒童和殘疾人事業、幫助革命老區群眾發展經濟、抗震救災、支援部隊建設、精準扶貧、支持鄉村振興和文教體育事業發展等方面,累計援助款物超億元。
作為省市政協委員,周文平積極參政議政,履職盡責,先后提出了《武漢城市圈城市同城化發展》《長江大保護和長江流域十年禁漁下加快發展我省休閑漁業》《建設發布我省人力資源指數》等提案,多件被表彰為優秀提案。
在周文平的帶領下,湖北龍王恨漁具集團有限公司先后榮獲“中國馳名商標”“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守合同重信用單位”等國家級榮譽14項;獲湖北省專精特新科技小巨人、湖北省智能制造示范單位等省級榮譽20項。他個人先后獲評“湖北省十大優秀青年企業家”“湖北省最具社會責任感企業家”“湖北省優秀政協委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