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0日,武漢市黃陂區召開教育系統2023年教育數字化轉型工作暨“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主題月活動部署會。會議圍繞教育數字化轉型、數字學習資源開發與應用、師生數字素養提升、教育數字治理等內容進行深入交流。武漢市教科院現代教育技術中心主任雷剛、武漢教育云專家陳坤作專題報告。黃陂區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黃淑萍出席會議并講話。
會議現場
會議表示,要通過教育數字化,逐步縮小城鄉區域間的數字教育差距,大力促進教育公平,讓木蘭少年共享優質教育,通過知識改變命運。要利用教育數字化提高教育質量,利用信息技術更新教育理念、變革教育模式。以數字技術服務構建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助力發展全民教育、終身教育,為建設“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會貢獻教育力量。
雷剛
會上,雷剛和陳坤分別以《教育數字化轉型與星級智慧校園——首席信息官與數字化領導力》和《數字化轉型時代背景下如何進行校園數字化管理及教研》為題,就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定義、內涵、運行目標、發展趨勢和武漢市教育大數據體系、智慧校園的應用情景等問題進行專項報告,提升了黃陂教育人對教育系數字化在“助學、助教、助管、助研、助交流合作”等方面的理論認識。
陳坤
在總結發言中,黃淑萍指出,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是貫徹落實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先手棋,是提升教育教學水平,辦人民滿意教育的主動仗,也是武漢市創建國家“智慧教育示范區”的責任要求。對教育數字化轉型工作,黃陂區教育系統還要迎難而上,各級各類學校要做好教育數字化相關工作,尊重教育發展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認真抓好教學目標設計、課程設置、教學改革等關鍵環節,確保信息技術為教育教學活動服務;提升廣大教師、教學管理人員的數字素養和技能,推動數字教育理念深入人心,營造教育數字化轉型的良好氛圍;統籌建設一體化智能化的教學、管理與服務平臺,要確保技術運用始終安全、健康、可信賴。
近年來,黃陂區深入貫徹落實武漢市教育局關于“智慧教育示范區”建設的工作部署,注重推進信息化的應用,要求全區各中小學以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為主線,不斷探索數字教育教學的新模式,開展“基礎教育精品課”“教育信息化大賽”等活動,全區信息化水平及教師信息素養能力得到有效提升。2022年,黃陂區實驗小學、橫店臨空小學成為省智慧教育平臺試點學校,盤龍華師附小智慧教育案例獲評全國智慧教育優秀案例,其中3位教師的課例獲評教育部“基礎教育精品課”。繼6所學校成功獲評武漢市四星級智慧校園后,目前有2所學校正在申創武漢市首批五星級智慧校園,7所學校正在申創新一批四星級智慧校園。
當前,武漢教育大數據體系建設工作已經全面啟動,著力打造質量提升新引擎,借力數字化轉型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是黃陂教育人的緊迫任務。黃淑萍表示,要以區委“品質大提升”行動為指南,落實智慧教育環境提升行動、信息素養全面提升行動、中小學課堂革命行動、資源供給模式創新行動、數據驅動評價實踐行動、教育治理能力優化行動等專項行動,真正讓教育數字化服務于“為黨育人、為國育才”這一“國之大者”。(來源:黃陂區教育局 通訊員姚傳龍、羅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