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記者董感忠 通訊員談旺月 黃廣)百年華新,從“水泥搖籃”到“環保先鋒”,實現了華麗轉型升級,科技創新是這一百年品牌走綠色發展道路的核心引擎。2018年,華新百年復興基地項目之一、投資10億元建設的華新新材料與智能裝備制造科技園一期正式投產,這里入駐的7家公司不僅承擔集團上下游配套產品的生產,更肩負了研究新型建材、開拓市場主體的重任。
3月31日,國家稅務總局黃石經濟技術開發區·鐵山區稅務局正式拉開第32個全國稅收宣傳月活動序幕,圍繞“稅惠千萬家 共建現代化”主題,組建“稅動力”服務隊走進華新新材料與智能裝備制造科技園,靶向輔導,精準滴灌,助力科技園放飛現代可持續綠色發展夢。
“稅務管家”助“方底閥口袋”走出國門
每年華新平均生產水泥多達72萬噸,主要依靠華新水泥有限公司包裝分公司生產出來的方底閥口袋進行打包,被輸送到全國乃至世界各地。
“作為華新的毛細血管,2022年,我們為集團總公司提供了3.6億只包裝袋。”據總經理助理王發慶介紹,該公司以“職工創新工作室”推動創新發展,研發并取得包裝袋閥口貼片折疊裝置、防漏環保閥口袋、含內襯紙的閥口袋等多項成果,獲國家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共10項,擁有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包裝袋生產線,是包裝行業首家采用智能物流系統的企業。
因方底閥口袋抗壓性強、綠色環保,除了主要供應華新集團外,還深受南方水泥、北方水泥等公司青睞,今年2月還與坦桑尼亞公司簽訂按需供應的“開口”訂單。“目前已經出口價值40萬元的包裝袋,我們將在近期做好稅務出口備案。”開發區·鐵山區稅務局“稅動力”服務隊立即詳細講解了出口備案、出口退稅等有關稅收政策。
“雖然遠離市區,但自我們籌辦以來,稅務部門就像大管家一樣,定期上門問需,幫助我們紓困解難。在稅務部門的精心呵護下實現產銷兩旺,2022年營業收入實現翻番,較2021年增長1億元。”華新水泥有限公司包裝分公司總經理助理王發慶感激地說。
“稅惠紅利”為“華新師傅”加柴添薪
“華新師傅”是華新水泥在品牌差異化營銷上所做的一個起步性嘗試,專門為裝修市場提供建筑輔材一站式服務,包含瓷磚膠、防水、自流平、美縫劑等系列特種砂漿產品,
作為“華新師傅”系列產品的主要供貨公司之一,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防滲節能特種新材分公司生產的門窗框防滲寶產品獲得國家專利,作為長期合作供應產品應用于萬科、保利等大型房地產企業的多個項目,以安全環保的品質受到了市場廣泛認可。
“去年,在我們滿足享受增值稅留抵退稅優惠政策的條件之后,稅務干部就第一時間提醒我們申請享受,并對我們進行了全程指導。”該公司的財務人員戴喜蘭說,“在投產初期,資金流、現金流一直都比較緊張,多虧了這筆622萬元的退稅款,讓我們可以放心加大資金投入,進行產能升級。”
在此次上門輔導中,稅務干部對各項稅收優惠政策進行梳理,結合企業發展進行了詳細宣講,讓更多真金白銀的稅收紅利加速“落袋”,讓企業的研發動力更足、核心競爭力更強、發展更穩。
“稅務力量”讓“超可隆”輕裝快跑
“近幾年來,新材在建材行業發展中逐步嶄露頭角,對華新而言,新材業務是創造新百年輝煌的重要支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超可隆。”華新超可隆新型建材科技(黃石)有限公司的財務負責人劉璟曦介紹說,依托總公司強大的研發團隊,該公司與知名高校廣泛合作,運用“最大堆積密度”設計理論,成功研發出超可隆超高性能混凝土,實現了工程材料性能的大跨越。
“我公司在自主創新和應用研發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先后擁有13項知識產權,其中包括6項發明專利,在2021年申請高新技術企業稱號時,稅務干部全程輔導,讓我們沒有在稅務上沒有后顧之憂。”2022年,華新超可隆新型建材科技(黃石)有限公司享受了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政策480萬元。
超可隆系列產品廣泛應用于橋梁隧道、建筑裝飾、工業防腐、抗爆耐磨等多種工程領域,在中廣核風電場、湖北嘉魚大橋、武漢理工大學二橋等多個大型項目中大放異彩。“稅務部門對高新技術企業的大力支持,讓我們在創新發展的路上底氣更足、信心更強。”該企業財務負責人劉璟曦表示。
稅收宣傳月期間,開發區·鐵山區稅務局“稅動力”服務隊將持續跟蹤輔導華新新材料與智能裝備制造科技園企業,并緊緊聚焦轄區電子信息、職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四大主導產業發展,將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精準送達企業,提供一對一、點對點個性化輔導,不斷提升納稅人繳費人,真正讓稅惠紅利走進千萬家,讓便民辦稅春風常吹常綠。
編輯: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