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國際儒學聯合會第十三次儒學普及工作座談會在朱子誕育地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儒學研究與媒體傳播專家共同探討“大眾傳媒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主題。
國際儒聯副理事長楊朝明長期致力于孔子儒學與傳統文化的傳播與弘揚。“我們建立人類文明新形態,要走中國特色道路,既和幾千年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有內在的聯系,也要借鑒吸收世界上一切優秀文明成果。”楊朝明表示,中國歷來講究守正創新,創新一定是在繼承基礎上的創新,堅持傳統文化與現實相結合,綻放出時代風采。
擁抱媽媽創始人朱明譽強調傳統儒家對母親的敬重。儒家孝道文化,是我國傳統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的重要組成部分。“孝敬母親”是傳統孝道的應有之義。對于母親的尊孝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學之道”是聯系在一起的。比如《禮記》《禮儀》等儒家經典,詳細規定了如何對母親表達生前、身后的尊孝、哀傷和追思,這些規范不僅是歷代儒者身體力行的準則,而且還被后世不斷闡發,乃至被朝廷所推崇,上升為主導意識形態的一部分,成為朝廷引導民眾行為、維護社會秩序的重要力量。
他還說,儒家文化提供了理想母親的范式,形成獨到的“母道文化”。所謂“母道文化”,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為母之道”,解決“怎樣當好一個母親”的問題。二為“事母之道”,關涉如何對待母親的態度和行為。前者是社會對母親本人的角色要求;后者是子女對待母親的應然取向。合而言之,構成母子人倫關系中,雙邊對等互動的責任與義務。
同時介紹了擁抱媽媽平臺對“敬母”精神當代傳承的幾點嘗試:1、以家庭為端口,推廣“中華家文化”;2、以母親為核心,恢復母教育人傳統;3、以節日為紐帶,用好傳統禮俗資源;4、以數媒為手段,豐富創新傳播方式;5、以品牌為支撐,促進產業反哺公益。我們堅持“公益形成品牌,品牌促進產業,產業反哺公益”的發展戰略。擁抱媽媽所屬的產業公司即將出品“爸爸、媽媽”系列伴手禮,如“擁抱爸爸酒”、“擁抱媽媽茶”等,旨在精神關愛的同時,也提供物質溫暖。這不僅能給大眾提供表達感恩父母的新方式,又能幫助很多參與者就業和創業。在我們看來,只有持續產業化發展,逐步提升自己的造血功能,才能保證公益活動長遠進行。
在中國新聞社福建分社社長徐德金看來,做好朱子文化的大眾傳播,可從加強學理性新聞報道,增強傳播手段與傳播渠道的多樣性、創新性等方面,不斷喚醒朱子文化的當代價值,通過大眾傳播實現其社會功效最大化。
國際儒聯成立于1994年,是國際學術文化聯合組織,在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200多個會員,儒學的傳播普及工作是儒聯的主要職責。在座談會上,國際儒聯秘書長賈德永對第六屆國際儒聯的工作做了詳細介紹,包括確定會址、創辦會刊,舉辦論壇,國際儒聯學者計劃、建立國際儒聯講臺等。
尤溪縣是“千年古縣”,朱熹在尤溪度過8年童年時光,并在此接受了最初的儒家思想教育。自1985年以來,尤溪縣成立朱熹學術研究會,啟動實施“朱子文化城”建設,建成朱子文化園、紫陽公園、大理公園等人文景觀,持續舉辦學術研討、朱子誕辰祭典、南溪書院學術獎、朱子之路研習營、《朱子禮樂·儒風雅韻》大型歌舞情景劇等活動,不斷推進朱子文化進機關、農村、學校、社區、景區、家庭,在城市建設、教育普及、創新發展、傳播交流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2016年,尤溪縣被中央臺辦、國臺辦授予“國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座談會上,有關專家學者還就媒體在推進中華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作用、閩學先賢的文化自覺與中國南方的學術繁榮、中華經典文獻海外傳播研究、加強以儒學為主干的傳統文化教育普及進行了闡述。
座談會還將圍繞“大眾媒體傳播普及經驗”“新形勢下加強儒學傳播普及工作”“朱子誕育地的文脈傳承和儒學教育普及”進行座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