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建工作與企業高質量發展如何相輔相成?
武漢三鎮實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控股公司”)有這樣一位員工,她交出了不一樣的“黨建答卷”。
2015年,武漢控股公司外派她前往仙桃負責相關工作。8年間,基于駐外項目特性,她堅持“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的工作理念,以企業發展、改革成果檢驗組織成效,把黨建工作轉化為國有企業的“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嚴格落實上級黨委要求,創新開展各項黨務工作,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她就是武漢控股公司旗下仙桃水務環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仙桃水務公司”)聯合黨支部副書記、副總經理雷霖。
“有些人認為黨建跟業務是沖突的,其實我想說,業務和黨建它不僅不相互沖突,而且還相互促進。”雷霖表示。
雷霖工作照
黨建引領 凝聚合力
在國家“長江大保護”的戰略背景下,武漢控股公司立足自身行業優勢,堅持環保發展、綠色發展路線,先后中標國內多個污水處理項目。2020 年 12 月,根據武漢控股公司黨委決定,仙桃水務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聯合黨支部(以下簡稱“聯合黨支部”)正式成立。仙桃、宜都、黃梅、東西湖、云南5個項目所有黨員由聯合支黨部歸口管理,雷霖任支部副書記。
聚是一團火。從那時起,展示駐外項目,讓更多人了解、參與駐外項目,讓“綠色使命”成為駐外項目發展的引擎,便成為了她的工作目標。
“駐外項目難,不僅僅難在建設、難在運維,更難在堅守、難在堅持。”雷霖坦言道。
仙桃水務公司所負責的仙桃市鄉鎮生活污水處理 PPP 項目(以下簡稱“仙桃項目”)是武漢控股公司對外投資的項目之一,項目內容包括在仙桃市境內投資、建設、運營16座鄉鎮污水處理廠以及總長度約400多公里的配套污水管網。
“16座”“400多公里”這看似簡單的數據背后,有著“項目點分散、老廠改造基礎資料薄弱、施工環境復雜、協調量大”等諸多困難。
在建設過程中,雷霖率先垂范,將“紅色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項目前期,她翻山丘、穿農田、鉆巷弄、渡渠港,只為方案科學合理。在她的帶領下,駐外人員的凝聚力和戰斗力被激發,一個個“紅色細胞”被激活,他們踏雪履冰、奮戰驕陽,攻堅克難、齊頭并進,克服了施工過程中一個又一個組織難題、經濟難題、技術難題……“我們支部幾個駐外項目團隊,有個微信群,經常會在里面互通有無,相互交流經驗,相互打氣。”雷霖回憶道。
漫漫征途上,四個駐外項目“各顯神通”,形成了“1+1+1+1>4”的效應,共同在荊楚大地上譜寫了新時代的治水精神。
在項目發展過程中,聯合黨支部逐漸打造出“水務藍映黨旗紅”特色黨建品牌,深度宣傳了科技創新加持的仙桃項目、弘揚工匠精神的東西湖項目、發揮頭雁效應的黃梅項目、不忘初心默默堅守的宜都項目……
近兩年,聯合黨支部先后被武漢水務集團、武漢控股公司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光榮稱號。
培養人才 盡心竭力
對于駐外項目來說,人才隊伍建設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除了我們外派人員,培養當地員工也是我們一直在做的。”雷霖說,由于當地專業人才匱乏,人員知識結構存在明顯差異,如何將這些從沒接觸過污水處理的同志們快速培養成工藝調度的熟手,成了急需解決的問題。
“駐外團隊涵蓋了市場拓展、投融資、項目建設及管理、工藝調度、智慧水務等各方面的專業人才,我們需要的就是一雙‘發現’的眼睛,讓他們把多年的經驗歸納和整理,同時做好‘傳聲筒’,讓所有員工都能學習提升,對工作都滿懷熱情。”談到人才培養方面,她眼里泛著光激動地說。
工作現場
雷霖帶領團隊運用多元思維分析處理遇到的困難,通過職工內訓、集體學習等方式,培養儲備了一批高素質專業化工藝調度人才,還建立了學習資料庫、習題庫,形成了可復制的培養模式,打造駐外人才培育搖籃。
技能素養上去了,思想意識不能落下。聯合黨支部秉持“黨建+”理念,通過主題黨日、黨員下沉社區服務、微黨課、黨史學習教育等重要活動,把黨建主旨精神融入項目管理,加強與各位黨員職工的思想交流,為項目運營注入強大的“紅色動力”。
大家從黨史學習教育中汲取養分,把黨建作為統領各項工作的“導航儀”,作為推動項目建設生產的“助推器”,在學習中守護初心、堅定信念,把學習成果轉化到實踐中去,持續為公司貢獻著力量。
檢查臺賬
在這種人才培養模式下,聯合黨支部涌現了一批優秀年輕干部。“我們要為年輕人開拓上升渠道,助推他們的發展。”對于人才培養,雷霖有著自己的見解。
聯合黨支部為上級組織積極推薦的李亞坤,如今成長為武漢水務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負責技術部副部長;為上級組織積極輸送的盧薇,也走上了黃梅濟澤水務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和武漢市濟澤污水處理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的崗位……
根深粗葉茂,本固育長青。雷霖表示,聯合黨支部將始終深化互促融合,凝聚高質量發展之力;強化隊伍建設,匯集高質量發展智慧。
內心堅定 砥礪前行
雷霖雖身材嬌小,內心力量卻分外強大。
時間回到2015年11月9日,那天是她第一次開車前往仙桃,也是第一次開高速。在路上,雷霖接到了自己女兒的電話,電話那頭是女兒擔憂又略顯焦急的聲音:“沒有經驗還開高速,多危險呀!”雷霖安慰著女兒:“媽媽是名黨員,遇到任務就得上,放心吧!我的寶貝女兒。”而雷霖的副駕駛上,還坐著自己的母親。
“我媽媽有老年癡呆,離不開人,所以我一定得把她帶著,相當于‘隨軍’的性質了,這樣我自己也安心。”雷霖說,母親也是一名老黨員,她骨子里總想著要為外派的孩子們做點什么,于是不時地去項目食堂幫忙打下手……
作為女兒的雷霖,永遠是自己母親最堅強的后盾,而作為母親的雷霖,卻總覺得自己還做得不夠好。
在談及自己的“小棉襖”時,雷霖感到分外欣慰。“當時出來的時候,女兒也才剛剛讀大一,正處在比較關鍵的心智成型時期,我就用家書的形式跟她交流感受,談談所見所聞所思,讓她感受到媽媽一直在身邊,但其實還是覺得有點虧欠女兒……”
榜樣的力量是最大的,多年來,女兒也從媽媽的言語間、行動中感受到了一位母親的不容易與偉大,“我挺佩服我媽的,向她學習!”
八年光陰塵與土,萬里長路云與月。雷霖長期共同參與仙桃、黃梅兩地工作,工作地點在武漢、仙桃、黃梅三地切換,她的駕駛里程數已超過十萬公里,經常長途駕駛后馬上切換到工作中,這對年已五旬的女同志而言,體力、腦力和心力都是極大的挑戰,可她始終保持高昂的斗志、飽滿的熱情,一絲不茍地開展各項工作,彰顯著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
工作現場
這一路,她始終帶著藍色精神,擔著綠色使命,迸發著紅色光輝,“未來,我還是會一如既往地盡職履責,讓我們聯合黨支部更加的發光發亮!”雷霖表示,根據駐外項目特性,深入陣地建設、黨員示范創建和思想宣貫工作,鍛造黨建特色性工作品牌,以黨建為引領,為企業高質量發展賦能。(金若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