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舊小區經過幾十年的歲月洗禮與風雨侵蝕,多已破敗不堪、難以棲身,這些承載著人民生活與夢想的地方,是最有煙火氣與民俗文明的地方,也是湖北省石首市政府最牽掛的地方之一。
石首城區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從2020年啟動,2021年被石首市政府列為“石首市十大民生實事”之一。
其中,有這樣一個小區,改造后面貌煥然一新,更成為了石首市容積率最高、停車位最多、環境最好的改造小區之一,它就是中實化工小區。
改造后的中實化工小區
一個小區的改變
一走進中實化工小區,只覺開闊亮堂、整潔有序,但居民們告訴筆者,原來這里可不是這樣的光景。
據了解,該小區原屬于石首磷肥廠的家屬區,始建于上世紀七十年代初,隨著企業破產改制兼并,這里漸漸淪為了無人問津的“三無”小區。
改造前,小區內到處是居民私自搭建的自建房,房屋老舊破敗,過道擁擠狹窄,環境臟亂差,周邊垃圾堆積,道路破損嚴重……2020年,石首市住建局對中實化工小區實施了老舊小區改造。
維修小區墻面30000平米,道路硬化刷黑7000平米,屋面維修20000平米,綠化1000平米,劃定停車位210個,透水磚維修1200平米……這些看似簡單的數據背后,其實凝聚著石首市住建局、施工單位、街道辦事處等相關單位及小區居民的共同心血。
“新翻修的屋面、新裝的門窗、新鋪的草皮……這些都是新的!”說到小區內的變化,居民洪奶奶數不勝數。
在冬日的暖陽下,中實化工小區的居住環境更顯溫馨祥和,典雅別致的木質休憩亭,老人們正坐在其中“侃侃而談”;干凈如新的人行道,一對母女漫步走過;井然有序的停車位,一位車主正慢慢將車停入……這一幕幕無不彰顯著中實化工小區的“蝶變”。
“我是新搬來的居民,之前就聽說這個小區改造得特別好,后來我過來看房的時候,發現果然名副其實,現在在這里住得特別舒心。”居民李女士豎起了自己的大拇指。
改造前的中實化工小區
改造后的中實化工小區
一群人的心聲
一手拎著剛買的菜一邊悠哉地走進小區里的王爺爺,已在中實化工小區居住了快20年,“這改造得真是沒話說,特別是改造時候,很尊重我們的意見,我們這些老居民各個都說好!”談及對小區改造后的感受,王爺爺喜笑顏開。
改造前的中實化工小區
改造后的中實化工小區
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作為石首市委巡察反饋問題整改的重點項目之一,改造前期,石首市住建局認真分析巡察后反饋的意見,針對提出的相關問題,該局積極謀劃,以“共同締造”為出發點,發動群眾參與,傾聽居民們的“聲音”,集中精力解決群眾身邊的煩惱問題。
原先,中實化工小區的亂搭亂建是“頑疾”,更是居民的“心病”。在石首市住建局的指導下,該小區通過建議事站,舉辦場子會、戶主代表會等形式,收集群眾意見和建議,居民全程參與小區改造,大家凝心聚力,最終,施工單位僅用14天便拆除違章建筑140處共1700平米。
中實化工小區里設置的“共同締造”宣傳墻
如今行進在中實化工小區,路旁紅色的宣傳欄、墻壁上鮮艷的廣告牌,樓道里醒目的標語……處處可以看到“共同締造”的身影。
“我們還成立了居民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等,共同確定了民主議事規則、居民公約等事項。”小區業主委員會成員介紹道。
通過種種舉措,中實化工小區可謂真正實現“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屬于自己的家園,讓“共同締造”的燈火照進了小區里的家家戶戶中。
一座水塔的記憶
在中實化工小區里,還有一座看似有七層樓高的水塔,通體白色,柱子上繪有藍色的紋路圖案,聽居民說:這個水塔“歷史悠久”,自小區建成起便一直矗立在這里。
改造前的中實化工小區
改造后的中實化工小區
“以前這里是工廠,車間大鍋爐燒火排煙離不開老水塔,工廠家屬院居民吃水也靠它。”居民萬爺爺說道,現在的生活越來越好了,工廠搬走了,我們也從平房住進了樓房,自來水管道通到每家每戶,這個水塔漸漸就荒廢了。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和城市的日益發展,身邊很多舊建筑、老物件變得慢慢不適應飛速向前的社會節奏,逐漸地離開了大家的視線。
“這座水塔未被拆除,也是我們‘有意而為之’。”石首市住建局工作人員說,這座老水塔見證了時代的變幻,更承載了許多居民的共同記憶,我們想保留下這份珍貴的“回憶”。
如今,老水塔依舊靜靜地立在那里,就像一個守護衛士一般,默默地注視著這里發生的一切,看著中實化工小區變得越來越美好,看著居民們走向心之所向的“未來”。(來源:石首市住建局,金若茜、王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