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湖北網武漢12月21日電(葉啟方 張家政)在鄉村醫生職業生涯中,他把村民當親人,用自己一技之長為鄉親們解除疾病痛苦;在部隊他刻苦訓練,團結戰友,忠于職守,多次榮獲“優秀士兵”和“優秀衛生員”殊榮;外出務工期間,他敬業守信,業務過硬,從普通員工做到行業主管升任廠長、經理。長三角、珠三角有他奮斗的足跡,被同行稱為行業中的佼佼翹楚。30年在外創業打拼,初心不改,始終牢記中醫中藥是中華民族傳統經典瑰寶,是造福人類生命健康的守護神。他是黃岡市羅田縣白蓮河鄉大坳沖村范孟國。
商海打拼 激情人生
共產黨員范孟國高中畢業后,師從羅田當地名醫瞿銀齋。他熱愛中醫事業,刻苦鉆研業務,從事兩年鄉村職業醫生,過硬的醫術和熱情的醫服態度,贏得父老鄉親的普遍贊譽。在部隊服役三年中,充分發揮自身專業特長,在營部衛生員崗位上表現突出,業務能力強,受到上級首長及戰友們的肯定和一致好評。
在改革開放的大潮影響下,范孟國南下珠三角闖蕩打拼。他團結工友,努力學習,業務精湛,拼搏進取。有空訂閱華為、聯想等大企業管理經驗書籍,不斷充實自己,把部隊行動作風紀律與企業管理有機對接,取得了事半功倍的實效,使企業步入高效運轉發展之路。發現培植優秀人才,激發員工敬業創業潛能,實行激勵獎罰機制,實現效益最大化,為企業在日益競爭的市場大環境下站穩腳跟,為社會穩增長、保就業、和諧穩定作出自己的最大努力。
伯樂識駿馬。在范孟國精心指導培育下,八名高中畢業生、大學生事業有成邁上新臺階。他們從普通員工到企業高管、躍升到大區經理崗位。充分發揮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為企業培養后備管理人才力量,使企業更能行穩致遠。經他培養的管理人才從年工資三萬元到年薪三四十萬元,開創業務回報雙豐收。
他有一句人生信條:要做就做最優秀的。范孟國憑借自己的業務管理素質能力,熱心幫助一家很小的家庭小作坊,轉型升級成為長三角同行業第一名企業。用兩年時間盡全力幫助一家普通企業升級,在珠三角同行業中晉升為一流的實力。由于他樂于奉獻,敢為人先,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拼搏奮斗精神,讓多家頻臨倒閉的公司廠家起死回生,走出困境,被業界同仁稱為“范氏模式效應”。
虛心請教 博取眾長
范仲淹的至理名言:“不為良相,便為良醫”成為范孟國的人生追求指南。2021年底結束在外務工生涯,他回到家鄉重操舊業,一顆飄泊的心終于在家鄉扎根再創業。在白蓮河北街開一家“頤和中醫理療養生館”,志在傳承發揚祖國中醫事業,為父老鄉親做一點實事,用純中藥懸壺濟世造福鄉梓。
心中有路,目標不會迷失。在長三角、珠三角打工期間,經常到當地的中醫館參觀學習,與名家交流探討中醫未來發展之路,閑暇之余看一些中醫理論書籍,訂閱有關中醫藥學雜志充實自己,讓心中的中醫情緣永續。
他虛心請教,不恥下問,拜訪老中醫為師,博取眾家之長,不斷充實豐富自我。2022年經朋友推薦,拜訪羅田醫師童芳標結下師徒之緣。由于他誠心敬業感動童老,得到老先生的賞識和指導,中醫理論臨床診斷經驗不斷提高。
杏林伯樂 喜得門生
2022年9月份,范孟國經朋友介紹又拜訪了蘄春縣著名老中醫、中華臨床醫學會常務理事、李時珍腫瘤研究所所長、李時珍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級傳承人、武漢癌癥康復會名譽副會長、醫學顧問、80歲高齡的陳沫金為師,成為陳老唯一的關門弟子。在陳老的精心指導下,吸收他為李時珍腫瘤研究所成員,發揮純中醫中藥特長優勢,向被稱為世界醫學難題的癌癥進發攻關。
80歲高齡的陳沫金是蘄春縣株林鎮達城村人,出生在中醫世家,父親是蘄春縣著名老中醫。陳老在中國臨床醫學和腫瘤專科醫學經驗豐富,12歲學醫、68載的從醫歷程,到老仍孜孜不倦耕耘在中醫藥科研領域。主攻腫瘤、慢性病和疑難雜癥,不僅臨床經驗豐富,而且專著理論學術成果豐碩,響譽荊楚杏林。陳老開拓進取,一步一個腳印,從基層衛生所的鄉村醫生起步,積累了大量豐富的臨床理論經驗,研究出上百個癌癥、慢性病和疑難雜癥配伍方劑,前后治愈患者享譽方圓百里,治愈癌癥患者400余人,有效好轉600余人,治愈慢性病疑難雜癥6000余例,為老年大學養生講座,受益老年群體。陳先生前后寫作編輯中醫藥學善本多部,30多篇學術論文被中醫雜志、湖北、浙江等醫學專刊發表。歷經30年時間心血,他還出版第一部醫學體裁章回小說《醫道擒魔》25回40萬字。破解醫學書籍悔澀難懂有方,提高閱讀記憶之短版和初學入門者興趣,被業界稱為“陳氏興趣中醫入門模式”。
陳沫金先生花費20年時間,綜合整理一部《臨床寶典》,其海量篇幅無法用書本來完成出版,光一味中藥就有上十幾萬字篇幅,共收錄了2600種中草藥,作電子版存留。內容含蓋藥性、藥味、入經、形狀、科類屬性、生長環境、采收季節、特色特性、加工炮制、臨床應用、方劑配伍組合及古中今外名家不同的研究成果應用案例等,是一部民間的中華醫藥學鴻篇百科大詞典。在故鄉大國醫李時珍《本草綱目》基礎上進一步繼承、完善、綜合、系統和發展。他以醫藥學的視角、尊重史實、編劇45集電視連續劇《李時珍》也已脫稿。希望有合作意向者前來洽談推出問世。他還整理出全科癌癥醫學臨床醫案3000余例。
陳沫金求真務實,不慕虛名。小時候耳濡沫染聽著醫圣李時珍的傳說故事長大,在那缺醫少藥的大集體年代,立志學李時珍當一名好醫生,為父老鄉親解除痛苦。他業務精益求精,把畢生的經力投身到中醫藥臨床研究、寫作出版學術專著及專業論文上。單位多次為他上報評優評先,他把機會讓給別人,“自己所取得這點成績,應歸功于黨的教育培養,感謝單位為我提供發展平臺,感恩同行們的支持幫助”。陳老道出了一位老中醫的肺腑之言。雖滿80高齡退休不褪色,繼續奮戰在醫療衛生前沿,現供職于蘄春縣仁禾皮膚病醫院。在外拼搏奮斗30年的范孟國,于2021年底回家,決心再續中醫創業路,八個月的時間在家閉關重溫醫書,靜心調整思路。回家后虛心向老專家學習。在他擅長兒科、脾胃專科的基礎上,跟隨陳沫金先生研習腫瘤專科。他的執著追求中醫學精神,得到先生的肯定稱頌。
范孟國計劃與別人合作建一個中藥材種植園,種植道地中草藥,自產自用,讓中藥飄香故鄉白蓮河。著力推動傳播中醫藥科普知識,開辟一條藥膳、藥旅、藥療養生、中醫藥文化,融合到李時珍、萬密齋黃岡大健康養生產業模式之路。讓患者、游客感受到傳統中醫藥博大精深的國學文化氛圍,使中醫藥惠給普羅大眾,讓疫后的人們沐浴徜徉在藥花飄香的藥物園里,努力打造羅南中醫藥科普文化種植園。他計劃兩年不以營利為目的,廣泛深入社會健康需求調查,創建“關心下一代健康工程”,全面提升兒童身體健康素質,為祖國的未來培養健康向上的體質,用純中醫藥調理兒童抗病免疫機能,選擇30名兒童為服務對象,使其達到身體結實健壯,終身少患感冒或不得感冒,降低肺炎、腮腺炎患病率,消除因此引起的相關并發癥。
臨床實踐是檢驗醫者的治療水準,急病亂投醫導致患者步入診療誤區。范孟國誠心為每一位求助病患提供最佳診療途徑和方案,既減少痛苦又節省醫療費用成本,避免走治療彎路,令患者感激感動。患者郭某兒童上門求診,扁桃體發炎腫大,曾在縣醫院兒科初診,后轉武漢醫院復診,醫生建議做扁桃體切除手術,家屬拿不定主意前來求助。范醫生建議不到萬不得已不要隨便切除身體某個器官,會給孩子未來身體健康造成危害。經他建議用純中藥治療方案,服藥后效果好轉,達到了預期理想療效,患者癥狀痊愈,后期用藥調理加強鞏固,身體恢復正常,以前經常患感冒的郭某,幾個月來與感冒無緣。
中醫藥的神奇療效應用,是解除病患的智勝法寶。范孟國用純中藥治療調理多名感冒兒童及小兒疳疾病例,療效顯著,提前介入調理,有效降低因此引起的并發癥,極早筑牢兒童身體健康防線 ,增強機體抗病疫能力,他用純中藥治愈疑似新冠肺炎患兒一例。希望范孟國用自己所學之長,造福家鄉,把祖國的中醫藥文化遺產賡續傳承,發揚光大。
編輯: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