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社會
惠民“大手筆” 蘄春縣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翻新”惠及群眾12382戶
2022-12-02 16:53:34   來源:今日湖北

“昔日大院臟亂差,野草一片人心煩。如今舊貌變新顏,小區綠化勝花園。”近日,湖北省蘄春縣漕河鎮吳莊社區水利工程隊小區居民像過大年一樣,歡歡喜喜慶祝小區改造完工,自導自演一場別開生面的聯歡會。

讓老小區扮靚“新里美”,居民才能“心里美”。在蘄春,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能讓多少居民得實惠?這個答案是12382戶。

從2020年底開始,蘄春縣委、縣政府遵循“以民意為導向”,由住建部門牽頭,多部門共同參與,分批次、多區間對城鎮多處老舊小區進行升級改造,較好提升小區居民獲得感和幸福感。

老舊小區之殤:別人厭自己嫌


蘄春縣住建局黨組書記、局長康濤現場調研老舊小區改造工作

據介紹,2000年前建成的老舊住宅小區,蘄春縣城共有197個,涉及樓棟703棟,涉及建筑面積134.45萬平方米。

很多房屋年久失修,道路窄、環境臟、停車難、秩序亂。說起老舊小區之殤,居民們有一肚子苦水要倒。

南門畈社區安居工程小區始建于上世紀80年代初期,由于當時沒有配套建設排水系統,每逢梅雨時節,小區路面到處積水,處處泥濘,居民出行十分不便。

小區居民周菊香說:“下雨天,家門口像過河一樣,要穿套鞋才能走路,穿普通鞋根本走不了。”

蘄春縣幼兒園小區建于上世紀90年代中期,當時住戶全部為蘄春縣幼兒園教職工,小區內公共區域環境衛生、公共設施設備維修由該幼兒園負責管理。1999年實施二輪房改,教職工取得房屋產權后,蘄春縣幼兒園未再承擔小區管理職責,由小區住戶自治管理。由于房屋年久失修、環境衛生臟亂差、停車位少等原因,不少教職工搬離小區。

吳莊高橋小區始建于上世紀80年代末,是蘄春第一個成規模建設的小區,按當時的建設標準,算是一個比較好的小區。但隨著小區人口不斷增加,小區各項配套功能極不適應,比如排水排污問題、小區內干支道路通暢問題、進出小區路面嚴重損毀問題、環境衛生的綜合治理問題,小區內住戶亂堆亂放、亂搭亂建,墻壁亂涂亂畫等現象嚴重。

吳莊社區百貨住宅樓小區,始建于上世紀90年代初,小區經過近30年的風雨洗禮,原本平整的場院坑洼不平,私搭亂建時有發生,車輛亂停亂放,垃圾隨意丟棄,空中蜘蛛網雜亂無序,排污管道不暢,特別是一到雨季就是屋頂漏水、墻面滲水、院內積水,居民苦不堪言。

始建于上世紀80年代初的漕河鎮吳莊社區工校小區,有居民400多人。隨著時代的變遷,居民發展需求進入多元化,娛樂、健身等功能設施都不夠齊全,溝渠、綠化等方面也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以前,都不敢告訴別人自己小區在哪,別人厭自己嫌。”吳莊社區水利工程隊小區居民陳平抱怨,改造前小區排污管道不暢,雨污不分,一遇雨天污水倒灌,簡直無處下腳。

自蘄春縣啟動老舊小區改造后,居民們改造呼聲強烈:什么時候能把我們的小區也改造一下,讓我們出門能走一腳好路?

群眾的事沒有一件是小事,群眾的需求就是黨和政府施政所向。

“聚焦群眾急難愁盼,按照‘一區一策’的原則,細化工作方案,制定時間線路,層層壓實責任,督促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早開工、早完工、早投入,以實實在在的改造效果,提升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獲得感。”蘄春縣住建局局長康濤作出莊嚴承諾。

老舊小區之變:別人羨自己念


蘄春縣住建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黃浩解決老舊小區自來水安裝問題

“現在這條路平整多了,再也不用擔心有積水,環境好了,我們心情也好了。”家住南門畈社區安居工程小區的石中生,談起改造后的小區贊不絕口。

小區居民周菊香也點贊說:“小區整個刷黑,墻面改造,我們老百姓住起來更舒服。”

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啟動時,蘄春縣住建局第一時間組織施工單位進駐南門畈社區安居工程小區,著手進行排水系統修建和部分樓層的立面墻體改造工程,并將一些違章建筑就地拆除,改造成停車場和小區綠化帶。

拆除違建、道路刷黑、墻面改造、修建廣場、配備路燈及健身器材、施劃停車位、重新規劃管網……蘄春縣通過綜合整治,加快推進老舊小區改造進度,一批批老舊小區實現華麗變身。

小區頂層采用1.2米高放坡的金屬彩鋼瓦加天溝進行全覆蓋,保證頂面雨水進入天溝,并由排水管排入地下;院內地面結合與居民商定的意見,因地制宜確定標高,確保一層居民不受影響;對院內排水排污系統進行升級改造,選取合適位置新建或者擴建化糞池,實現院內排水通暢、雨污分離。

歷經四個多月的緊張施工,改造后的百貨住宅樓小區面貌煥然一新,各類管線入地,垃圾分類處理,景觀綠化、健身器材、停車棚、充電樁一應俱全,整個場院硬化刷黑,標劃停車線,車輛停放更加方便、整齊有序。

居民吳大爺高興地說:“以后出門不用再走泥巴路了,小區現在有四五戶在重新裝修,小區品質提升了,居住環境改善了,我們對生活也更有信心了!”

在進行老舊小區改造時,蘄春縣不僅注重老舊居民區露在外面的道路、外墻等設施的改造,更注重直接與百姓日常生活體驗有關埋在地下的供水、排水等工程。

吳莊工校小區進行雨水和污水管道安裝。專班采用雨水和污水分離的方法,把小區污水溝清理干凈,再安裝雨污分離波紋管,使小區內道路不再有積水,解決了小區排水困難的問題。

蘄春縣幼兒園住宅小區居民孫靈敏說:“以前我們的房子墻皮都脫落了,房頂漏水嚴重不說,還存在很多的安全隱患,通過改造后這些問題都解決了,我們住戶都非常滿意,希望以后能有更多這樣的惠民工程。”

吳莊社區水利工程隊小區改造7棟居民樓,涉及住戶240戶。改造之初,蘄春縣住建局堅持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出發,充分征求居民意見,合理確定改造內容,重點改造完善小區道路、停車位、綠化帶、公共休閑場所、健身器材、水電管網、樓道扶手等配套及市政基礎設施,讓老舊小區居民的需求和愿望在改造中得以實現。

如今,走進改造完成的小區,放眼望去皆是嶄新的外墻、干凈的樓道,綠化區內綠意盎然。對于居民而言,改造后不只是衛生狀況明顯改善、生活環境更加舒適,更多的是增添了一種身在其中的自豪感。

老舊小區之治:共建共管共享


老舊小區改造專班在棉花公司小區協商違建拆除

一次靠譜改造和持續完善服務相結合,才能換來居民持久的滿意與放心。在建立健全老舊小區長效管理機制上,蘄春是如何破題的?

改造前,由蘄春縣住建局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專班牽頭,漕河鎮政府、社區居委會配合,利用“艾鄰里”平臺,組織開展入戶調查,摸清居民改造需求,“一區一策”制定老舊小區改造方案,并在小區顯要位置公示,廣泛征求群眾意見,改造方案經居民同意后實施。項目完工后,由該局組織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管網管線專營單位、社區居委會及居民代表等參與改造工程驗收。

改造過程中,蘄春縣也充分尊重居民改造意愿,把點單權還給居民。蘄春縣幼兒園住宅小區對場地硬化前,施工單位找到該小區改造專班負責人,建議砍掉或移栽院子中央花壇的一棵雪松樹,既增加居民活動空間,同時有利于低層住戶通風采光,還可以增設三四個機動車停車位,可以說一舉多得。

然而,改造專班并未馬上表態,而是找到居民代表商議。多數居民代表表示,小區院內的雪松見證了一代人的成長,希望能保留這棵風景樹。改造專班采納居民意見,決定將原有花壇改建,雪松樹繼續原地保留,場地硬化刷黑工程也未受到影響。

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完成后,各小區全面推行社區黨委領導下的居委會、小區黨支部、業主委員會或物業管理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四位一體”的管理體制,堅持通過黨建引領小區治理、社區調解委員會化解小區矛盾糾紛等措施,促進小區文明和諧穩定。

為更好地對小區進行管理,該縣完善物業服務企業準入、退出機制,實現物業優質化、規范化、標準化服務,每季度組織開展一次物業服務專項培訓,引導物業企業工作人員提升物業服務水平和管理能力。

抓綜合環境整治,提升城區管理能力,蘄春縣城區每周五定期開展“潔城”活動,漕河鎮每周組織突擊抽查,敢于曝光亮丑,確保小區視野范圍里基本沒有白色垃圾。

同時,蘄春縣用好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平臺,積極組建黨員志愿服務隊、黨員應急突擊隊等,常態化開展先鋒志愿服務,確保黨員下沉服務全組織覆蓋、全員參與、全心為民;并加快智慧小區建設,建立“一呼百應”信息平臺和“艾鄰里”黨員服務紀實管理平臺,實現社區(小區)黨務、政務、服務深度融合。

只有居民的文明素質提升了,只有居民的自覺參與,社區治理才能事半功倍。蘄春縣將老舊小區改造與“創文明城”結合起來,在老舊小區廣泛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大力宣傳正面典型、曝光負面案例,以爭創文明城的激情激發居民積極參與改造,支持改造,共享改造成果,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創建文明城、支持老舊小區改造的濃厚氛圍,居民文明幸福指數得到了較大提高。

以“心”換“新”顯初心,隨著一項項改造措施的落實,一件件便民設施的完善,一個個小區舊貌換新顏,那些曾經讓居民吐槽的揪心事兒、煩心事兒得到徹底解決,改造后的蘄春縣老舊小區煥發出新的活力,讓所居之地成為溫暖港灣。(來源:蘄春縣住建局 通訊員王鵬、陳鵬)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国产曰批视频免费观看完,中文字幕无码人妻777网,欧美特黄激情视频一区一区
亚洲欧洲国产综合另类国码 | 在线观看少妇福利 | 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AV影院 | 香港三级欧美国产精品 | 亚洲中文字幕波多野结衣 | 亚洲va久久久久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