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去我們小區電路就像蜘蛛網,通過這次改造,小區面貌煥然一新,小區環境更好了,我們住得也開心。”近期,武漢市青山區青澳公寓小區的居民曹大姐笑著說。
管線改造后
據了解,青澳公寓小區建于1994年,因武漢光明儀表廠(國營二六五廠)大量職工入住,由此孕育出“因廠而居”的小區模式。該小區位于武漢市青山區冶金一街2號,北至冶金一街,南至健吾公館,西至健吾商業街,東至社區好味道大食堂,總建筑面積17200平方米,共有房屋4棟,162戶,352人,其中60歲以上153人,屬于老齡化較嚴重的老舊小區。
由于歷史原因,老舊小區用電、入網等線纜只能架空走線,致使小區樓院上空線纜橫飛。隨著時間推移,各類線纜越拉越多,縱橫交錯,形成一張難以治理的空中“蜘蛛網”,不僅影響小區環境,而且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
為貫徹落實《武漢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通知》的規劃要求,新溝橋街道光明社區的7個小區被納入此次老舊小區改造計劃,其中青澳公寓小區作為青山區老舊小區改造的“亮點小區”。
2021年4月,在武漢市青山區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以下簡稱“青山區房管局”)、新溝橋街道辦事處的指導下,光明社區召開第一次居民意見征求會,商議小區重點改造問題,收集到125份居民入戶調查問卷,社區網格員組織下沉黨員、志愿者等逐門入戶,了解居民群眾生活環境的痛點難點,做到“一小區一方案”“一戶一心聲”,逐一記錄居民反映的瑣碎事、煩心事、疑難事,力求辦成一件件好事、樂事、喜事。
同時,光明社區組織施工單位、設計單位等多家單位召開青澳公寓小區老舊改造工程首次六方聯動會議,商討了舊改施工中的各項重難點,其中重點關注小區內電力架空線入地及箱體“小型化、景觀化”治理,務必達到“實施一片、干凈一片、群眾滿意一片”的目標。
光明社區老舊改造六方聯動碰頭會
經過施工單位、設計單位的多次現場踏勘,青澳公寓小區不僅存在強、弱電架空線路緊密相連、附近周邊的小區連成片的問題,也有改造涉及管線單位多、入地費用高、協調難度大等難題,這些困難對架空線纜入地工作存在不小的挑戰。
為解決居民煩心事,青山區房管局老舊改造專班多次到青澳公寓小區現場指導,在聽取了居民代表及社區對管線入地工程的意見和建議后,提出了三點要求:施工單位必須攻克技術難題,保質保量地完成,不留隱患,杜絕后患;施工單位在確保工程質量及進度的同時,要最大限度地避免擾民,盡量減小改造工程對居民日常生活造成的影響;街道和社區要主動做好宣傳解釋工作,安撫居民因施工帶來出行不便、施工噪聲等問題的情緒。
指導現場
架空線入地改造實施后,小區供電可靠性大幅提升,線路在大風、降雨、降雪等惡劣天氣下的故障率大幅降低,有力保障小區的供電用電安全。如今,空中“蜘蛛網”和凌亂的電線桿不見了,小區內的道路也變得更加寬敞、整潔,對于部分架空線纜不具備遷改入地條件的,青山區房管局在清理廢舊線纜的基礎上,因地制宜采取捆扎、橋架固定的方式進行整理,給小區居民一個整潔優美、規范有序的環境。
《武漢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通知》明確了2021年武漢市要改造完成老舊小區300個;到2022年,基本形成老舊小區改造制度框架、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到“十四五”期末,全面完成2000年底之前建成且需改造的老舊小區改造任務。截止到2022年9月底,青山區率先在全市全面完成2000年底之前建成且需改造的老舊小區改造任務。
據悉,青澳公寓小區老舊改造項目于2021年6月啟動施工,目前已竣工驗收。(來源:武漢市青山區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通訊員李運柳、編輯楊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