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3日,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以下簡稱“武軟工院”)的學生劉景源、李健和王舒暢在湖北省第一屆“數字工匠”技能大賽暨“中信網安杯”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員職業技能競賽,獲得學生組個人賽第一名、第八名、第十名和學生組團隊賽第三名的好成績。
算上今年5月斬獲的湖北省大學生信創大賽“奇安信杯”網絡安全項目二等獎、6月斬獲的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企業信息安全賽項的國家級二等獎,以及8月斬獲的2022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 “嵌入式技術應用開發”賽項二等獎,武軟工院網絡安全相關專業在半年內共計捧回4座省級以上賽事獎杯。
賽事捷報頻傳,是武軟工院在網絡信息安全方面不斷耕耘的縮影。近年來,該校在成立網絡安全學院和“紅客聯盟”的基礎上,持續加大專業建設和信息安全實踐教學力度,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鼓勵學生在賽事中鍛煉技能,為網絡強國和數字湖北建設貢獻高校力量。
校企聯培 夯實學生成長之基
武軟工院2007年成立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2017年6月,在武漢市網信辦支持下成立網絡安全學院。學院成立之后,與華中科技大學、神州數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奇安信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信息安全企業及高校加強合作關系,努力探索適合高職學生的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發展道路。
武軟工院計算機學院院長謝日星表示,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組建至今,已建成網絡安全攻防、信息安全資源平臺、數據恢復實訓平臺3間實訓室,校外企業聯培校內實訓模擬,“產+學”聯動的方式,幫助學生快速實現成長。
網絡安全人才是網絡安全保障體系的必備基礎和先決條件。為培養人才,信息安全專業教師團隊不斷提升個人專業素養,精心編制和打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多門專業核心課程標準,并通過多種方式向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等兄弟學校及知名企業開展專業建設交流學習活動,努力讓人才培養與企業用人需求、國家信息安全發展要求相吻合。2021年,武軟工院成為國家網絡空間安全人才培養基地人才輸送中心、國家信息安全水平考試授權考試中心。
以“趣”為媒 “紅客聯盟”凝聚力量
2017年,武軟工院在武漢市委及市委國安辦的支持下,成立“紅客聯盟”學術型社團。經5年時間發展,該社團規模逐漸擴大至200余人,社團指導老師任琦不僅鼓勵網絡信息安全專業學生踴躍參與該社團,也在全校范圍內號召有興趣學習網絡安全技術的學生加入社團鍛煉本領。
“紅客”是什么樣的人?“紅客聯盟”社長劉欣宇說:“紅客應該是一群維護國家網絡安全,總是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且讓技術以正當的方式發揮作用的人。”
任琦表示,“紅客”一詞與黑客對應,紅客群體會利用自己掌握的技術去維護國內網絡的安全,有著熱愛祖國、堅持正義的精神象征,武軟工院以此為名成立該社團,是期許也是鼓勵,希望學生成長成為懂政治、懂網絡、敢擔當、善創新的實用性人才。
相似的興趣愛好成為連接學生的紐帶,因“緣”際會走入“紅客聯盟”的學生們投身在護網行動、攻防對抗演練之中鍛煉自己的專業能力。聯盟內日常的訓練與校外網絡安全相關比賽多以團隊協作的形式進行,任琦十分重視培養合作學習風氣。她說:“老師作為一個引領者的角色,應該為專業能力較強,實踐經歷較多的聯盟學生提供展示自我、幫扶他人的授課平臺,讓學生在互相學習中共同成長。”
學生之間的“傳幫帶”課程講授模式在社團內形成良性循環,同齡人之間相互學習的氛圍較為濃厚。紅客聯盟現任副社長文睿聰介紹,在每年寒暑假期間,社團高年級學生會利用休息時間自發在社團QQ群內開設假期網絡研修班,以2-3天開班一次的頻率向學弟學妹們補充“web攻防”“逆向”等網絡安全知識。
“三人行,必有我師”,成員之間在相互扶持、彼此學習之中不斷加深默契,這也幫助他們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2021年1月,紅客聯盟組建的“WRonker”團隊斬獲“深育杯”網絡安全大賽國家級獎項。
矢志初心 奉獻擔當綻放青春
讓網絡技術真正為社會貢獻力量、創造價值是計算機學院師生的不竭追求。通過學校技術部門提供的虛擬平臺,學生進行實戰對抗演練,攻擊方與防守方在真實的網絡環境,及不威脅正常運行的情況下,排查風險,完善校園網絡安全短板。
課余生活中,學院老師也鼓勵學生把所學所得用于生活中去幫助他人。劉欣宇介紹,學院老師會和學校附近谷尚居等社區的網格員們建起微信群,網格員搜集居民們尤其是老年群體在使用電腦上遇到的困惑之處,學院老師便會安排學生們進行解答,一學期內還有2-3次去社區現場擺點,幫助居民使用電子設備、維修電腦的實踐活動。“總會遇到特別熱情的叔叔阿姨,有一次幫一位阿姨處理電腦卡頓問題的時候,她給我塞了很多吃的表示感謝。”劉欣宇說。
該院信息安全專業學生注意到校園電信網絡詐騙和網貸問題的嚴重性,在9月的網絡安全周,利用專業優勢自主設計“防詐騙·不借網貸”宣傳單,并拍攝網絡宣傳片加大普及力度,在校園內擺點提醒同學提高防范意識。
李澳是該校2017級學生,2020年度長江學子,紅客聯盟骨干成員,武軟物聯網眾創空間眾睿云網有限公司創始人。疫情期間,他主動請戰,帶領團隊成員完成雷神山醫院全部32個病區、醫技樓、ICU病房、辦公區一千多臺電子設備的安裝調試工作,接線、聯網、排查,與時間賽跑,幫助醫院解決技術難題,利用專業技術為武漢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力量。
以青春之我、擔網絡信息安全之職責,近年來,越來越多武軟工院計算機學院學子緊貼時代需求,將個人奮斗與社會發展緊密相接,在廣闊天地中打造了屬于自己的一番事業天地,在奉獻中彰顯青春芳華。
該校2019級學生丁子恒創辦了專注于網絡安全云服務的武漢玄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創立第一個月即獲50萬天使投資,榮獲2022年武漢市“創業十佳”。該公司發展勢頭迅猛,目前擁有11項軟件著作權、2項發明專利,獲得7項行業認證、5項國家級獎項、21項省市級獎項,已幫助湖北省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成功監測133個網站,在武漢市10余所高校開展內部監測測試工作。
黨和國家領導人曾說:“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就沒有經濟社會穩定運行,廣大人民群眾利益也難以得到保障。”謝日星表示,在新的信息安全形勢下,武軟工院還將持續加大網絡安全專業建設力度,加強信息安全實踐教學,提高信息安全人才培養質量,持續開展網絡安全教育培訓、網絡安全科普和宣傳活動、網絡安全攻防演練活動,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貢獻力量。(來源: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通訊員張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