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何國瓊)11月1日是“武漢設計日”。由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指導,武漢市人民政府主辦,武漢市委宣傳部、市委外辦、市城建局、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文旅局、市教育局、市科協、江岸區政府、江夏區政府等相關區政府、武漢廣播電視臺(集團)等共同承辦的2022年武漢設計日主題日活動“云”端舉行。2022武漢設計日“設計之夜”暨武漢設計發布盛典云端發布、2022武漢國際創意設計大賽揭曉、漢口歷史文化風貌街區規劃建設成果云展等年度設計盛事在江岸區大智無界·空中小鎮線上發布。廣大網友通過央視頻、武漢廣電見微直播、抖音等多個平臺,圍繞“品質城市”主題,共同分享武漢設計產業最新創新探索、突出貢獻及武漢設計之都建設五年最新成就。
設計創新賦能城市美好未來
“設計賦能城市,設計點亮生活,設計引領時代。”武漢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勁超云端致辭,點贊“設計融入城市發展、城市品質提升”。
武漢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勁超在致辭中說,武漢是一座人與自然共同設計的城市,中外交融、風貌各異的歷史遺存,處處彰顯著大開大合、厚重包容的設計感,更沉淀出獨具特色的設計文化。歷經多年發展,從工程到工業,從服裝到動漫,武漢設計“百花齊放”,孕育了一大批多元融合的設計成果。自201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設計之都”稱號,武漢成為全球創意城市網絡的重要節點。
陳勁超介紹,五年來,武漢設計呈現出產業融合更加緊密、空間載體更加多元、設計生態更加優化的發展態勢,設計已全面融入城市發展。武漢以此次活動為新起點,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突破重點,在下一個五年,大力推進創意設計產業融合發展,積極推動全球創意城市網絡治理,加速打造“武漢特色、世界一流”的設計之都,讓設計創意、設計創新為賦能全球城市美好未來,貢獻武漢的智慧和力量。
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秘書長秦昌威通過視頻方式為本屆設計日致辭
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秘書長秦昌威對五年來武漢在設計之都建設中的創意理念和實踐經驗,對于世界其他城市的發展具有引領和示范意義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表示,武漢設計日每年向國際社會推出很多優秀的創新設計,為國際創意設計搭建了交流互鑒的平臺,詮釋了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漢精神。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將一如既往地支持武漢市和其他創意城市網絡成員的相關活動,共同為實現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貢獻。
歐盟人居城市項目負責人,圣埃蒂安設計之都前任主要聯系人喬斯娜·弗蘭克發來祝福視頻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代表通過視頻短片,為2022武漢設計日送來真誠祝福,希望與武漢在文化創意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方面與有更多的合作,共同放大創意城市網絡的品牌效應,共建美好未來。
老城新生譜寫品質城市蝶變華章
五年來,“設計之都”國際名片激發武漢設計產業飛躍式發展。武漢工程設計企業五年實現設計企業營收翻番;國家級創新中心、設計中心8家;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7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著名設計師居全國前列,中部第一;新增設計從業人員6萬人,每年設計專業大學生數量居全國之首。12個武漢設計之都示范園區展露風華,100個武漢創意社區更新蝶變,760個老舊小區煥然新生 ,城市品質大幅提升。“設計之都”建設成為武漢各區域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重要抓手。
江岸區委副書記、區長余志成通過“設計之夜”向全球推介蓬勃發展中的大江金岸
“江岸區搶抓武漢‘設計之都’建設的時代機遇乘勢而上,走出了一條‘江岸式’創意設計產業發展新路徑。”江岸區委副書記、區長余志成在發言中介紹,近年來,江岸區依托片區雄厚的工程設計產業基礎,著眼生態復修、老城復興、文脈復歸,高質量推進漢口歷史文化風貌區江岸片的改造提升。今天的江岸集聚了長江設計集團、中信建筑院、中南市政院等72家規模以上創意設計企業,6家省級工程研究中心,28家市級以上眾創孵化平臺以及7位中國工程院院士、5位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在此發展。創意設計作為江岸“531”產業體系的主導產業,已經成為助推全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未來將以設計之力,帶動產業創新,激發高質量發展強勁動能;用設計之美,推進“老城新生”,提升高品質生活幸福質感;借設計之智,實施“全周期管理”,打造高效能治理區域樣板。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大江金岸形成生動實踐,共同書寫江岸創意設計新篇章,助力共建武漢設計之都。
2022年武漢設計收獲滿滿成就非凡
作為武漢設計界最權威的年度發布,2022年武漢設計發布盛典發布了2022年度工程設計、雙碳設計、建筑設計、工業設計、年度園林景觀、動漫設計、年度人物、年度事件等共八類15項武漢設計年度發布,向世界展示了“武漢設計”助力城市跨入品質時代迸發出的創造力和卓越成就。
鈕新強院士通過視頻向組委會表達謝意
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菲迪克百年杰出土木工程師、首屆國際大壩杰出工程師鈕新強獲選“武漢設計年度人物”。38年來,鈕新強院士主持和參與主持了國家重大水利水電工程設計10余項,是三峽、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主要設計負責人之一。2022年7月7日,由他牽頭勘測設計的南水北調后續工程中線引江補漢工程正式開工建設,連接起三峽工程與南水北調工程兩大“國之重器”,進一步打通了長江向北方輸水通道,標志著南水北調國家水網建設邁出重要一步。
“2022年度設計事件”頒給了《武漢設計之都建設規劃綱要》(2022-2025年)發布。《綱要》擘畫未來藍圖:武漢將積極構建“政府引導、社會參與、產業融合、國際合作”的設計之都建設模式,強化設計先導作用,將設計理念和設計服務全面融入武漢產業發展、城市建設、公共服務、市民生活和城市品牌等各個方面,到2025年,將武漢建設成為具有“武漢特色、世界一流”的設計之都。
其他如“張北可再生能源項目北京換流站”等獲“年度雙碳設計”、深圳市固戍水質凈化廠二期工程等獲“年度工程設計”、中國土家泛博物館(彭家寨)項目等獲“年度建筑設計”、光谷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城中山體公園(荷葉山、二妃山、黃龍山)綠道連通及景觀提升概念規劃等獲“年度園林景觀設計”、國家速滑館“冰絲帶”等獲“年度工業設計”、《奇跡》獲“年度動漫設計”。13項發布都是2022年武漢設計國際獲獎之作,展示2022年武漢設計收獲滿滿,成就非凡。
致敬大師 禮贊偉大的匠心精神
武漢作為世界“設計之都”、中國設計產業的高地,工程勘察設計已成為武漢城市發展新引擎,許多企業更成為‘一帶一路’上中國設計主力軍。武漢擁有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數量居全國前列、中部第一。2022年武漢設計日“設計之夜”增設特別環節——《致敬大師》,向在武漢“設計之都”建設過程中篤行奮進、成果卓著的勘察設計行業的院士、大師們致敬,禮贊心懷“國之大者”,追求卓越的匠心精神。
云端共話《共同締造,老城新生》
中國工程院院士丁烈云作主題分享
胸懷天下,心系江城。中國工程院院士丁烈云以智能技術重塑建筑未來為主題,在“云端”分享了人工智能技術對建筑和設計行業帶來的變化。武漢科教資源豐富、企業力量雄厚,擁有全國多所重點高校與科研院所,也擁有鐵四院、中鐵大橋局、中南設計院、中建三局等行業領軍企業。大力推動智能建造產業融合發展,以科技創新賦能智能建造,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促進智能建造與綠色建造、品質建造深度耦合。通過智能化的數字建設平臺模式及理念,“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已成為現實,智能建造正成為促進建筑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多年來,武漢設計之都建設受到了湖北省住建廳領導、設計行業大師、專家的關心、關注。在武漢設計日之際,湖北省住建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龍寧;中國武漢工程設計產業聯盟秘書長、武漢設計之都促進中心理事長、中信工程設計建設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金志宏;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武漢土木建筑學會理事長、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武漢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徐楊青;武漢勘察設計協會會長、中信工程建設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書平;中南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楊劍華;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鐵大橋院副總工程師徐恭義;華中科技大學二級教授、博導、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中國高等學校建筑學專業評估委員會委員李保峰,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院長、城市規劃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李志剛等大師及專家學者也在云端以《共同締造,老城新生》為主題,為設計之都武漢的發展建設建言獻策。 、
2022武漢國際創意設計大賽獎項揭曉
武漢市城建局黨組書記、局長張灼公布2022武漢國際創意設計大賽獲獎名單
由武漢市人民政府舉辦的武漢國際創意設計大賽是武漢設計界的年度盛事,也是武漢設計之都建設的重要內容。本屆大賽吸引了全國各地世界“500強”骨干子企業、世界著名工程咨詢集團、亞洲最大規模的室內設計公司、國家綜合性甲級設計院以及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等近600件作品參賽,數量創歷屆之最。本屆大賽主題為“創意向未來”,競賽標的聚焦城市未來需求,更加注重設計成果實際應用到城市建設中,三分之二的設計標的來自于我們身邊的在建項目。
經過一個半月的公開征集,國內外共計12位知名專家的初審和終評,逾百萬網絡投票參與,“2022武漢國際創意設計大賽”最終獲獎名單,當晚揭曉。
經過激烈角逐,18件優秀作品脫穎而出,分獲三大類金銀銅獎和年度設計大師獎。《紙驛-雙站融合設計》、《游魚亭》、《絲帶上的風景線》分別摘得三大類別的金獎,《紙驛-雙站融合設計》同時獲得年度設計大師金獎,成為本屆大賽最大贏家。
2022武漢設計發布名單
【2022年度工程設計】
深圳市固戍水質凈化廠二期工程
(中國市政工程中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海綿城市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天津歐微優數字集成科創園項目設計階段BIM應用
(中電光谷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
【2022年度雙碳設計】
張北可再生能源項目北京換流站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中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
【2022年度建筑設計】
中國土家泛博物館(彭家寨)項目
(武漢華中科大建筑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漢和創建筑工程設計有限公司)
隨州南站
中國動漫博物館
【2022年度園林景觀設計】
武漢光谷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城中山體公園(荷葉山、二妃山、黃龍山)綠道連通及景觀提升概念規劃
【2022年度工業設計】
國家速滑館“冰絲帶”
(武漢大學遙感信息工程學院/宇航科學與技術研究院毛慶洲團隊)
SR1021Y智能路由器
(烽火通信用戶體驗中心(UED))
體溫篩查熱像儀
(武漢高德紅外股份有限公司)
二代眼鏡檢查儀
(武漢奧思工業設計有限公司)
【2022年度動漫設計】
《奇跡》
(太崆動漫(武漢)有限公司)
【2022年度設計人物】
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菲迪克百年杰出土木工程師,首屆國際大壩杰出工程師鈕新強
【2022年度設計事件】
武漢設計之都建設規劃綱要(2022-2025)發布
(武漢市城鄉建設局)
編輯:蔡亮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