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5日,黃石市人民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副檢察長秦國文帶領市縣(區)兩級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干警到陽新縣龍港鎮,開展“黨的生日話職責——益心為公促發展”主題黨日活動。
本次活動旨在通過參觀龍港鎮革命歷史紀念設施、重走紅軍街、座談交流等形式,追思英烈事跡,強化愛國情懷,堅定理想信念,增強職業榮譽感、使命感。
主題黨日活動
陽新縣龍港鎮是一座歷史古鎮,也是著名的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在革命斗爭時期,曾是湘大革命時期鄂東南特(道)委所在地,下轄湘、鄂、贛邊界21個縣,是湖北東南部的軍事、經濟、文化中心,在當時有“小莫斯科”之稱。
作為活動的第一部分,一場代表智慧、情懷和職責相互交融,生動而又深刻的座談會在充滿紅色文化氣息的龍港鎮革命歷史紀念館內火熱進行著。
“雖臨近退休,但公益訴訟永遠在路上,為了公益不受傷,哪里需要往哪上”“全國模范檢察官王朝陽對業務知識的刻苦鉆研、對案件辦理的精益求精和對公益訴訟事業的無私奉獻永遠值得我學習”“我是一名公益訴訟檢察‘新兵’,但這一年多的經歷卻讓我深刻體會到了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的崇高、神圣和美好”……五名來自大冶、陽新、黃石港等區、縣檢察院的干警,圍繞個人思想和工作實際,講述了辦理公益訴訟案件中,案里案外小故事、身邊人身邊事以及相關經驗和做法。
他們中有從檢三十余年、老當益壯的“老檢察”,也有擔當有為、砥礪前行的中流骨干,還有初露鋒芒、滿懷熱情的檢察新兵。動情地講述充分展現了老、中、青三代公益訴訟檢察人對黨的事業的忠誠,對做好本職工作的盡職盡責和對公益保護的不懈追求。
隨后,干警們來到位于龍港鎮中心地帶的紅軍街(俗稱龍港老街)。紅軍街始建于元未,全長600米,龍港革命舊址群中有12個舊址分布于此。
參觀龍港鎮革命舊址
在當地文物所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干警們實地參觀了彭德懷紀念館、龍燕區第八鄉蘇維埃革命舊址等多處紀念設施,共同瞻仰了紅五軍在鄂東南邊區創建革命根據地的艱辛歷程。
隨著講解員的講述,干警們仿佛身臨其境,直觀地感受到了共產黨人為民的初心,進一步了解了這些革命舊址背后的故事,也更加堅定了做好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的職責和使命。在一片濃烈的紅色教育氛圍中,全體黨員觀看革命紀錄片,重溫了入黨誓詞。
重溫入黨誓詞
“但愿眾生皆得飽,不辭贏病臥殘陽……”結合此次活動,秦國文引用宋代詩人李綱的詩句,寄語全體公益訴訟檢察干警,希望大家牢記初心使命,深刻領會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是一項“崇高的政治責任、神圣的法定職責、美好的公益使命、創新的檢察職能”。
秦國文要求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始終堅持服務大局、服務人民,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的操心事、揪心事、煩心事,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認真落實“質量建設年”工作部署,以高度的政法自覺、法治自覺、檢察自覺持續推動公益訴訟檢察高質量發展,在檢察公益訴訟制度全面實施五周年新起點上以公益保護的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柯美中、吳華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