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湖北省棗陽市開發區財政分局有這樣一位女職工,從1997年加入財政隊伍中,到如今,轉眼間已度過24個春秋。在這段歲月里,她一直默默無聞地扎根在基層,堅守初心奉獻青春,始終保持愛崗敬業的斗志和無私奉獻、勇挑重擔的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發光發熱。
學業用心,爭當"排頭兵"
1997年,剛從襄樊財校"校門"畢業就邁進財政"大門"的吳麗,自愿來到棗陽市最偏遠、條件最艱苦的棗陽市徐寨鄉財政所工作。
為了盡快進入角色,她開始抽出大部分時間潛心自學財會、稅務方面的專業知識,立志做一名合格的財會人才。
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經過四年的堅守與努力,她先后取得了會計專業的專、本科文憑,以及會計專業初、中級職稱。隨著專業知識的大量積累和實踐的反復歷練 ,會計實務處理能力也得到大幅度提升,逐漸由"外行"變成"內行","新人"變成"師傅",慢慢擔任起"排頭兵"這樣的角色。
除了學歷與職稱的提升,她還一直堅持著每年至少讀一本專業書籍,在書本中找樂趣,在學海中學"真經",并將此愛好長期堅持了下來。
吳麗(二排右三)在上海財經大學參加培訓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5年10月,厚積薄發的吳麗,一路過關斬將,順利通過襄陽市委組織部及襄陽市財政局組織的考試和考核,被納入襄陽市首批會計領軍(后備)人才培養對象,并有幸獲得了六次到高校學習深造的機會,不僅學習積累了大量專業知識,還開闊了視野,提升了綜合素質,工作起來也越來越得心應手。
此時的吳麗就像一顆被陽光普照和雨露滋潤的小草,不斷在學習中成長,在成長中進步。
服務貼心,當好"店小二"
吳麗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工作上,為當地經濟發展傾注心血,盡心盡責地當好"店小二"。
2010年4月,從事預算會計工作后,她憑著扎實過硬的專業功底,很快就將全市執行的財政體制鉆研得非常透徹,把預算賬務處理得明明白白,凡是七方鎮鎮長和徐寨鄉財政所主任需要的數據,她可以"一口清",做到不翻賬簿,不看筆記,便能隨口道來,深受該鎮相關負責人好評。
為充分發揮財政監管職能,當好黨委、政府參謀,她總是未雨綢繆。每年年初,她都根據當年財稅收入預期目標及各項政策性轉移支付情況,及時測算全鎮可用財力,編制出全面而精細的年度財政總預算草案。
為嚴格預算執行,及時反映鎮財政資金存量,她又創造性地編制了七方鎮可用財力與專項資金收支情況表,表格結構關系簡單,一目了然。不僅使該鎮干部能實時掌握財政"家底",還明白每一筆資金究竟從哪里來,用到何處去,用錢必問效的道理,為相關負責人決策提供參考依據。
自2015年以來,本來已經很忙碌的吳麗,接二連三地接到新的工作任務,盡管很苦很累,她卻有苦不言苦,有難不畏難。2015年1月,七方鎮政府機關主管會計被調到其他地方工作,該所干部安排吳麗挑起重擔,她二話沒說,欣然接受,盡心竭誠的完成工作安排。
2017年1月,因工作需要,該所微機操作員被抽調到上級部門工作,單位的票據管理、農補錄入、補貼發放等工作又沒有合適的人選擔任,該所主任王保賢正為此事急得發愁。
吳麗看出他的困擾,就爽快表示:"王主任,所里就屬我還年輕,多干一點工作沒有事,你就放心交給我吧!"隨后,她便擔起重任,而且一干就是四年時間。
吳麗(右一)對財經紀律執行情況檢查
2020年5月,吳麗調到棗陽市開發區財政分局后,又挑起了主管會計的"大梁",在短短10個月內,她不僅迅速熟悉情況,進入角色,還主動大膽開展一系列工作,用所學的財會知識,全面培訓單位財會人員,科學編制開發區年度財政總預算草案,辦理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移交工作,核對梳理立晉公司獎扶政策落實情況等。
為了出色完成這些工作,她常常加班到夜深人靜,沒有叫苦,沒有喊累,一門心思把工作做實做好做徹底。雖然犧牲了很多個人的休息時間,但吳麗始終認為,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和一名財政干部,為了財政事業,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堅守初心,筑牢"防腐墻"
身為一名財會人員,經常要與財務打交道,還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切身利益,難免會出現違紀違規問題,但吳麗始終做到堅持原則不徇情,當好"紅管家",筑牢"防火墻",不僅自己沒有"越位",也避免了該鎮干部踏越"紅線"。
財會業務培訓現場
2020年1月,年關將近,某公司到該財政所辦理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工程款結算,既沒有招標備案書,又缺少施工合同和工程驗收報告,而且專項資金也沒有到位,要想支付這筆款項,必須要用本級公共預算資金先行墊付。
雖然簽批手續已經到位,吳麗卻提出暫緩支付的意見。某公司相關負責人得知情況后,通過相關領導出面說情,吳麗一如既往地堅持原則,并耐心向對方解釋原由。
2020年3月底,上級專項資金到位后,吳麗主動通知他們完善相關手續,并及時撥付了資金。事后,該公司負責人一再對吳麗表示感激。
"成績屬于過去,奮斗贏得未來。"吳麗常常這樣提醒自己,道雖彌,不行不至;事雖小,不做不成。吳麗表示,未來,她將繼續發揚勤奮進取、迎難而上的精神,愛崗敬業不忘初心,腳踏實地追求卓越,向著更高的目標前進。(通訊員齊平春、孫明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