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12月27日從湖北省人民醫院東院胃腸外科了解到,該科室成功采用新式體腔熱灌注化療治療消化道腫瘤,效果明顯,已有成功案例。
家住湖北省仙桃市的劉超(化名)是一個6歲男孩的父親,家里還有賢惠的妻子以及年邁的父母。從今年三月開始,他便感覺右側腹部疼痛,開始沒當回事兒,直到不久前病情加重,在當地醫院以“急性闌尾炎”接受手術后才發現是“闌尾腫瘤”。消息如晴天霹靂,全家人心急如焚,在得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胃腸外科主任羅建飛帶領的團隊致力于消化道腫瘤規范治療后,連夜驅車前往該院。
12月9日,羅建飛在仔細了解了劉超的病情和治療經過后,為他安排了病理會診、胸腹盆腔CT、腫瘤標志物等檢查。經分析,劉超的第一次手術病理結果為闌尾低分化腺癌,浸潤至闌尾系膜組織,可見多處脈管內癌栓,可見神經累犯。腫瘤位于升結腸,與腹壁、周圍小腸、腹膜后解剖關系不清,極有可能腫瘤已經侵犯周圍臟器。經科室討論,準備為劉超再次行手術探查,并預先準備體腔熱灌注治療系統,確保能最大程度的清除腫瘤細胞。
再次躺在手術臺上,劉超沒有多說一句話,但是大家能感覺到他心里的沉重。手術中羅建飛發現腫瘤已經侵犯了腹直肌、升結腸、盲腸、回腸,轉移到了盆腔腹膜、腹腔腹膜、直腸系膜、小腸系膜,并且與右側輸尿管、生殖血管、腸系膜上靜脈解剖關系紊亂,手術難度極大,稍有不慎就會損傷患者尿路及小腸血液循環。冒著風險,持著耐心,一毫米一毫米的推進,歷時5個多小時,羅建飛團隊成功為劉超實施了“右半結腸切除+腫瘤細胞減滅+腹腔熱灌注治療”。手術后,劉超除了常規治療外,還在繼續接受腹腔熱灌注化療,他在大家的鼓勵下,也逐漸建立起與疾病斗爭到底的信心。
劉超與羅建飛團隊閆醫生合影
據羅建飛介紹,體腔熱灌注治療是將大容量灌注液或是含有化療藥物的灌注液加熱到一定溫度,持續循環、恒溫灌注入患者體腔(胸腔、腹盆腔、膀胱)內,維持一定的時間,通過熱、化療的協同增敏作用和大容量灌注液循環沖刷作用有效地殺滅和清除體腔內殘留癌細胞及微小病灶的一種新的腫瘤輔助治療方法。
國內外大量研究證實,與傳統治療方法相比,體腔熱灌注治療能提高進展期胃癌、大腸癌、卵巢癌等較易出現腹腔種植轉移的惡性腫瘤患者5年生存率10-15%,提高腹膜假性粘液瘤患者5年生存率40%,治療惡性胸腹水有效率90%以上。
目前,法國、意大利、荷蘭已將熱灌注化療作為預防和治療結腸癌腹膜種植轉移的標準療法。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胃腸外科緊隨國際前沿,將體腔熱灌注技術拓展應用于預防和治療進展期消化道腫瘤,改善了患者預后,延長了患者生存期。
據了解,近年來,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胃腸外科在羅建飛的帶領下,不斷進取,開展了多項新技術、新業務,為眾多患者提供了最前沿的醫療服務。羅建飛表示,他們團隊的目標是讓每一位在東院胃腸外科接受治療的患者感到幸運。(記者胡毅、通訊員閆瑞承、王月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