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是堅持黨的領導。村(社區)黨組織全程主持制定或者修訂,縣、鄉黨委加強領導和把關。二是堅持合法合規。制定或修訂程序合法,內容不得與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的政策相抵觸,不得有侵犯國家、集體利益和村(居)民合法權益的內容。三是堅持民主集中。廣泛發動群眾參與,集中群眾意見,最大限度體現全體村(居)民共同意愿。四是堅持價值引領。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時代新風。五是堅持務實管用。充分考慮當地風俗習慣、村(居)民素質等因素,注重解決實際問題,貼近生活、切合實際、通俗易懂、簡便易行,避免千篇一律。
基本內容:既要正面倡導 又要負面約束
(一)掌握正面倡導的主要內容
1.規范日常行為。正確行使權利,認真履行義務,積極參與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遵守村莊(社區)規劃等。2.維護公共秩序。維護生產秩序,誠實勞動,合法經營;維護生活秩序,愛護公共設施,實行垃圾分類等。3.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堅持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科學使用化肥、農藥等農業投入品,綜合利用秸稈等廢棄物。4.建設平安鄉村(社區)。遵紀守法,積極參與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勇于同違法犯罪行為、歪風邪氣作斗爭等。 5.保障群眾權益。堅持男女平等基本國策,依法保障婦女、兒童、老年人等群體正當合法權益。6.化解矛盾糾紛。遇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互諒互讓,通過人民調解等方式友好解決矛盾糾紛等。7.引導民風民俗。弘揚向上向善、扶危濟困等優良傳統,推進移風易俗,抵制陳規陋習,倡導健康文明綠色生活方式。
(二)把握負面約束的主要內容
1.婚喪陋習、天價彩禮、濫辦酒席、大操大辦、鋪張浪費。2.孝道式微、薄養厚葬、老無所養。3.好逸惡勞、“等靠要”、懶漢行為。4.亂養和放養犬類。5.家庭暴力、侵犯婦女特別是出嫁、離婚、喪偶女性合法權益。6.逞強斗狠、涉黑涉惡、“黃賭毒”“盜搶騙”及“食藥環”(食品藥品環境)違法犯罪、參加封建迷信或非法宗教活動等。
(三)因地制宜制定單項性規范
村、社區可以就某一項具體事務制定單項性規范,但單項性規范內容必須服從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并在其中有體現。村(居)民小組、自然村、住宅小區、樓棟可以依據本村(社區)的村規民約、居民公約,結合實際制定“組規”“村落公約”“小區公約”“樓棟自治公約”等。
(四)依法依規制定懲罰措施
懲罰措施或者內部罰則有一定限度,底線是不能違反法律的禁止性規定。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可以規定在特別情況下對村(居)民的財產權利予以減損,其性質相當于“賠償金”或“違約金”,數額應適度,應依循與本村(社區)居民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及村(居)民普遍可接受性相適應的原則。
必要程序:遵循五個程序 九個步驟實施
規范制定或修訂村規民約、居民公約一般應當遵循以下五個程序:一是征集民意。二是擬定草案。三是提請審核。四是審議表決。五是備案公布并監督落實。
以上五個程序可分九個步驟實施:第一步:宣傳發動。第二步:制定方案。第三步:草擬初稿。第四步:討論修改。第五步:審核把關。第六步:表決通過。第七步:政府備案。第八步:公布實施。第九步:監督落實。
基本形式:五種表述形式 推行積分管理
村規民約、居民公約一般由名稱、正文、審議主體、日期四部分組成。名稱為《××村村規民約》《××社區居民公約》;正文可采取結構式、條款式、三字語、順口溜、山歌民歌等五種表述形式(簡稱條文式和口訣式);審議主體為村(居)民會議;日期包括村(居)民會議表決通過的日期和實施生效的日期。
“積分”管理涵蓋面廣、內容豐富。城鄉社區治理“積分”管理制度的積分由基礎分、獎勵積分和處罰積分等部分組成,以戶為單位建立積分管理臺賬,實行動態管理,定期評議并將結果進行公示,加強宣傳落實獎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