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2日,從襄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獲悉,2019年底該市建制鎮生活污水收集處理項目全部進入試運行。
該市78個鄉鎮污水收集處理項目共140個,分兩期進行建設。其中,漢江國投負責市級統籌項目119個,設計規模8.85萬噸/天;各地自建項目21個,設計規模6.92萬噸/天(不包括納入縣城處理的鄉鎮)。廠站和管網工程建設接近尾聲,進入調試運行階段。市級統籌的62個建制鎮項目,所有廠站建設已完工,設備單機點動調試已完成,正在進行調試試運行。
該市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投資,統一運營,由市級統籌鄉鎮生活污水處理項目建設工作,通過整合資源,形成規模效應,提高議價空間,降低項目融資、建設、運營成本,提升智能化管理程度。同時,提前謀劃將各縣(市、區)大型居民集中點納入建設范圍,保障鄉鎮生活污水應收盡收。同時,成立了由市、縣兩級主要負責人牽頭的領導小組,建立市直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全市上下聯動,齊抓共管。印發了《襄陽市鄉鎮生活污水收集處理項目建設運營驗收考核方案(試行)》,明確市、縣兩級政府,相關部門和單位的任務分工和考核標準。
“要嚴把質量關,不能有絲毫松懈?!毕尻柺凶》亢统青l建設局相關負責人強調,制定管網工程質量管理制度,建立督辦臺賬,采取“雙隨機”模式,對各建設點質量、進度和安全生產進行現場考核督辦,樹立質量導向;對施工各道工序“打板拍照”,實行質量終身責任制和質量節點報驗制嚴把質量關,確保安全高效推進項目建設。
同時,通過智慧化運維方式,解決了廠站監管難題。廠站運營維護借助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信息技術手段,建立“市—縣—鄉”三級智慧水務云平臺系統,對各鄉鎮污水處理廠集中運維管理,統一調度人員、物資,實現對所管理的污水處理廠站的遠程生產控制和日常運營維護。搭建管網智慧運維平臺,以省鄉鎮生活污水治理信息管理平臺為數據基礎,依托物聯網、污水管網GPS定位系統和智慧水務巡檢APP,對管網進行統一運營、維護。
截至目前,社會資本實際出資9.2億元作為項目資本金,市級財政拿出6312萬元作為項目資本金;襄陽市鄉鎮生活污水收集處理項目已獲得湖北省政府鄉鎮生活污水治理專項債轉貸資金約19.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