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0日下午,湖北省知識產權局局長彭泉和武漢市知識產權局副局長陳保國帶隊考察調研了洪山菜薹協會及洪山菜薹發源地。他們首先來到“塔影鐘聲映紫菘”的寶通禪寺,實地察看了洪山寶塔下的洪山菜薹,并到洪山菜薹協會所在地湖北菱湖尚品洪山菜薹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調研協會及企業地標產品建設情況,隨后又深入到洪山菜薹發源地武漢楚天洪山菜薹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察看在田洪山菜薹長勢
省、市知識產權局領導到洪山考察調研
當天,彭泉一行在武漢楚天洪山菜薹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進行了調研座談。武漢市洪山區委常委楊海松、洪山區市場監督局(知識產權局)局長熊啟平、洪山區市場監督局總工程師張先敏全程參加了考察匯報、座談活動。
在座談中,彭泉和陳保國對洪山區科學保護地理標志產品、產業化發展地理標志產品、市場化運用地理標志產品的做法給予高度肯定,充分贊揚。彭泉要求洪山區要把洪山菜薹這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做強做精,湖北省局會給予大力支持。陳保國表示,洪山區要擦亮洪山菜薹這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凝聚整合品牌,服務武漢仍至湖北高質量發展,也將聯合省局助推洪山區地理標志產品--洪山菜薹建設。
菜薹基地內的洪山菜薹長勢喜人
據悉,彭泉一行此次到洪山區考察調研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洪山菜薹的目的是推進品牌產品建設,貫徹省政府“關于加快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的意見”,提升地理標志產品的影響力和競爭力,發揮知識產權對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的支撐作用。
洪山菜薹,是馳名中外的湖北名菜,武漢農業的名片,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武漢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品牌,連續榮獲第2—11屆中國武漢農博會金獎產品。
塔影鐘聲映紫菘
據了解,2004年武漢市、洪山區兩級政府投資300多萬元,把原產地不足30畝洪山菜薹發源地擴大到80畝。 實施紅線保護,對保護地整個園區實行掛牌監督,這標志著洪山菜薹這一傳統湖北品牌的原產地正式列入永久性立法保護范圍。2005年洪山菜苔協會組織專家及時制定了湖北省《洪山菜薹地方標準》,2016年9月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授予洪山菜苔綠色食品證書,2007年洪山菜薹大股子品種通過湖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品種審定編號為“鄂審菜2007002”,2007年武漢市農業局組織編寫了《菜薹標準化生產與產業研究》一書。
洪山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幾年洪山區引進龍頭企業實行市場化運作,實施基地+農戶+合作社的專業化生產模式。整合多方力量,共同打造“金字塔”型洪山菜薹產業鏈,洪山人正在設計洪山菜薹非遺小鎮文化地標建設。(記者熊源、通訊員鄒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