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楚天都市報報道,12月11日,武漢市城綜委通報稱,10月至11月,在全武漢市大城管考核中,新洲區在城市管理中,因精細化水平不高,垃圾處理能力不足,垃圾分類推進不平衡等原因,連續2個月墊底,扛上了流動黃旗,而管理突出的4個區則扛流動紅旗。
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武漢在大城管考核中,推行流動紅黃旗制度,鼓勵先進,鞭策后進,全面提升市容環境,打造武漢新形象。今年10月份和11月份,通過三方檢查、市民投訴等各類途徑,發現城市管理中的問題23.9萬件,較去年同期總體下降15%,但硚口、蔡甸、黃陂、新洲問題數有所上升。
從問題整改情況看,10月份該市平均整改率91.6%,而蔡甸區為81%、新洲區為82%,整體偏低。11月份該市問題整改率90.8%,蔡甸區為76%、東湖高新區80%,整改偏低。東湖高新區、東湖風景區和新洲區在大城管考核中,名次靠后墊底,扛上流動黃旗,其中新洲區連續2個月靠后,兩扛流動黃旗。
而武昌區、東西湖區、江夏區、武漢開發區(漢南區)則管理突出,而扛回流動紅旗。
武漢城管相關人士稱,扛黃旗的區,主要存在精細化水平不高、環衛投入不足、垃圾分類和"精致環衛"推進不平衡以及垃圾處理能力不足等問題,如果對標加大整改力度,有望甩掉落后的流動黃旗。
軍運會和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雖然結束了,但城市管理工作絲毫不能放松。武漢城綜委要求,各區要將戰時機制轉變為平時機制,認識再提高、標準再提升、力度再加強,確保不松勁、不掉檔、不滑坡,不斷提升城市管理精細化水平。
如何推進城市精心化管理水平,武漢市城綜委提出了具體的要求:
加快"互聯網+供氣服務"建設,年內完成安裝鋼瓶二維碼50萬只,明年3月底前完成150萬只,實現氣瓶流轉可追溯、送氣人員可查詢、供氣服務可評價的全環節閉環管理,確保燃氣安全萬無一失。
落實橋梁安全物防、技防、人防措施,實現定期安檢評估全覆蓋,新型限高設施應裝盡裝,加快推進15座獨柱墩橋改造,逐步落實智能監測全覆蓋;建立聯合執法機制,落實市級城管、交管90人的常態化執法隊伍,各區相應落實執法力量,定期開展執法行動,保障全市橋隧安全。
圍繞"精致武漢"建設,在潔化、序化、亮化方面下足"繡花"功夫,著力推進廣告招牌、景觀亮化、拆違攻堅、建筑垃圾、占道設施、共享單車、"廁所革命"等工作任務,全時全域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
記者看到,北京環衛集團京環智慧武漢分公司精細化作業到邊到角,武昌鋼院小區廚余垃圾源頭生化處理,硚口區海爾國際社區配置壓縮設施、分類收集屋、裝修垃圾暫存點,東西湖區分選轉運站垃圾建設垃圾分選設施和車輛清洗設施等做法,值得全市推廣和學習。
創新"門前三包"機制,推行"綜合性戶籍式"管理模式,實現"一人多職、多維管理"。建議該市房管部門將小區環境衛生考核結果納入對物業公司考核,市場監管部門將濕垃圾生化處理設施安裝納入對農貿市場考核。
記者了解到,《武漢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近期將由武漢市政府常務會審議頒布,市政府將召開垃圾分類及處理設施建設推進會,全面提高分類知曉率、參與率、覆蓋率和準確率。大力實施濕垃圾源頭減量和就地處理,力爭源頭減量濕垃圾1500噸/天。(記者盧成漢、通訊員金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