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社會
繁體字進中小學課堂要慎重
2019-12-11 21:04:56   來源:廣州日報

12月6日,針對《關于在全國中小學進行繁體字識讀教育的提案》,教育部在官網公開相關答復:學校教學應依法使用規范漢字,并稱“將在堅持國家文字政策的前提下,充分調研,開展繁體字相關研究,更好地為社會提供語言服務”。(據12月9日《北京商報》)

  究竟應不應該在中小學中增設繁體字教育?在這個問題上,書法教育富有啟迪意義。中國人寫漢字,從最初的銘石、竹刻、毛筆到鋼筆,是一個不斷簡易化、便捷化的過程,隨之帶來的是書寫效率的不斷提高。這一過程不可逆轉,不可能因為毛筆書寫富有更多傳統文化意蘊而廢棄鋼筆、改回毛筆。作為一門傳統文化門類,書法有其存在的必要和傳承的意義。因此,教育部作出相關要求,把書法教育融入中小學教育體系當中,但決非要求中小學生用毛筆抄筆記、做作業、寫作文。

  同理,文字的進化過程也是一個刪繁就簡、不斷提升閱讀和書寫效率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雖然有人為促進因素(上世紀初一大批文化學者的推動),但總體上說,是歷史發展規律在起作用——在敦煌寫經中,就有不少簡體字,說明漢字簡化很早就開始了。所以,這一過程也是不可逆的,“棄簡就繁”不會有群眾基礎。那么,中小學如何設置繁體字教育?我認為,可與書法教育整合在一起,讓中小學生在書法教育中認識繁體字。日積月累,他們認識的繁體字量就會不斷增加。

  有兩點必須注意,一是堅持“識繁寫簡”,繁體字可以識,但不能亂用,尤其是中小學教育過程,還是要用簡體字,因為這是法定義務,不能隨便更張;二是堅持“免考策略”,一旦列入考試項目,勢必加重廣大中小學生的學業負擔,與漢字簡化初衷背離。比較妥當的操作,就是把學習繁體字當作素質教育,以培養興趣、提升素質為主,不必過于看重考試分數。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国产曰批视频免费观看完,中文字幕无码人妻777网,欧美特黄激情视频一区一区
午夜福利网视频在线观看 | 中文字字幕国产精品 | 午夜国产欧美理论在线播放 | 日本一线A视频免费观看 | 免费国语一级a在线观看 | 在线中文字幕乱码免费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