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4日,在深圳召開的“首屆全球供應鏈數字經濟峰會暨2019中國物流與供應鏈產業區塊鏈應用年會”,湖北武漢一家嶄露頭角的企業獲得了2019年中國物流與供應鏈產業區區塊鏈應用“十佳區塊鏈應用企業”,同時獲獎的分別是京東物流、中外運等。這個企業就是港發集團旗下長江新絲路國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成立不到三年時間。
長江新絲路公司憑什么獲得這個“十佳區塊鏈應用企業”的稱號?
構建安全信息共享通道
黑龍江綏化糧油貿易公司營銷總經理江毅,通過云上多聯開展區塊鏈應用,現在感覺方便多了。
原來經常運輸大米、玉米從東北到云貴川,一方面路途遙遠、流程繁雜,企業疲于在各家港口、船公司之間奔走訂艙、申報等手續的辦理;另一方面只能被動等待承運企業反饋物流方案及物流進度。
在運輸距離更遠、運輸時間更長的國際物流運輸中,結構更為繁雜,涉及部門眾多,物流效率難以提高。
江毅說,現在他們可以用云上多聯平臺,上面有專門玉米的區塊鏈板塊,平臺提供水、鐵、公、倉全維度服務支持,而且能匹配金融、數據等增值服務,可以看到整個運輸銷售的全過程,對整個運輸情況了如指掌,能在第一時間得到客戶收貨信息,以及玉米進入下一鏈條的使用情況,玉米的價值延伸,甚至提供更多的下游端銷售情況。訂單的所有數據與單證通過平臺實現線上歸集與交互,而且一鍵可查,全程追溯。
據悉,云上多聯平臺使用區塊鏈技術,將多個組織鏈條關聯,收到的信息在第一時間被區塊鏈所記錄,并向客戶、海關、銀行展示,以此提高供應鏈信息的透明度,增強物流信息的可信度,并實現無紙辦公,幫助海關部門實施全面管理,提高物流效率。
長江新絲路公司互聯網事業部總經理包劍奕介紹說,他們的“云上多聯”平臺與交通運輸部全國多式聯運公共信息系統、中國國家鐵路集團鐵路物流信息平臺進行數據對接,利用區塊鏈的不可篡改和共識機制,可構建一條安全可靠的信息共享通道。
中心化無法保證真實性
長江新絲路公司董事會辦公室主任嚴明介紹說,企業的物流系統都是中心化的,即使通過現有技術實現數據的互通,也無法保證在傳輸過程中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從而造成多環節過程的協同無法實現。而區塊鏈可通過物流全程可視化的鏈上化,實現貨物從生產商到消費方的全過程都有跡可循。實現海外商品溯源,國際物流及進口申報溯源、境內物流溯源和生產企業溯源。
包劍奕說,通過將單據流轉及電子簽收過程寫入平臺搭建的區塊鏈網絡各節點存證,實現承運過程中的信息流與單據流一致,為計費提供真實準確的運營數據。在對賬環節,雙方將各自計費賬單上的關鍵信息(貨量、金額、車型等)寫入網絡,通過系統完成自動對賬,同時將異常調賬過程上鏈,整個對賬過程是高度智能化并且是高度信任的。
為小微企業融資3億元
長江新絲路的“云上多聯”平臺上線后,開始把服務對象瞄準中小微企業。依托云上多聯平臺的區塊鏈應用手段,通過建立平臺中小企業所有的交易數據、物流數據、資金流向的抓取、沉淀、分析等,銀行可以隨時查詢、實時管控。
長江新絲路公司互聯網事業部業務總監張涵介紹說,長江新絲路公司的平臺通過區塊鏈的私鑰簽名技術,保證了核心企業等的數據可靠性,而合同、票據等上鏈是對資產的數字化,便于流通,實現了價值傳遞。自從運營區塊鏈來,共為中小微企業融資3億多元。
據了解,“云上多聯”平臺致力于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物流智能化,解決物流行業亟待解決的信息孤島、系統安全、隱私侵害、支付不確定、行業整體協作效率低等問題。截至11月31日,平臺共為932家用戶,提供各類供應鏈綜合服務產品2504條,累計實現業務訂單9838條,交易貨值5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