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9日從武穴市商務局獲悉,該市現已建成農村電商服務站276個、村郵站42個,46個重點貧困村實現農村電商服務站全覆蓋。今年1至9月,全市電商交易額達到130.43億元,其中“地標優品”交易額5.6億元,帶動637戶貧困戶1865人實現脫貧,實現增收127萬元,戶均增收2000元以上。
“今天收到1000多個訂單,其中農產品就占了一半以上。”走進武穴市電商產業園內,負責人張虹正安排將山藥、油面、豆果、酥糖等農特產品打包裝車,準備銷往全國。
近幾年,武穴市從做大地方產品品牌破題,實施“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農村電商運營中心、物流配送中心、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四位一體服務模式,建成7000平方米電商產業園、276家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多面發力,助推鄉村振興。
自2015年運營以來,產業園致力于幫助企業進行電商孵化,為企業提供定制化服務,重新定位產品銷售市場,打造符合線上平臺的品牌設計。如今產業園包括農村電商運營中心、人才培訓中心、孵化中心等。園區已入駐電商企業及個體網商52家,從業人員達100余人。
“為留得住實用型人才,園區還提供電商人才培訓班,重點面向貧困戶、村級服務站、創業人才。”張虹介紹,截至目前,共舉辦農村電商培訓班78期,培訓人員3.16萬人,其中貧困人員8300多人。
2016年,龍坪鎮下馮村從小患小兒麻痹癥的郭希建報名參加武穴電商精英班培訓,與電商結緣,當起了村電商服務站站長,如今他建立的下馮村電商服務站聯系群已有300多人,每月代購生活物品達1萬多元。“現在每月能增收2000多元,快脫貧了!”郭希建對生活充滿信心。
像郭希建這樣的人還有很多,花橋鎮下彭村電商服務站站長岳戈,通過電商每月代購過萬元;大法寺鎮李德升村貧困戶李衛國,通過“電商+物流”,月均增收30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