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人民日報12月9日報道,荊門城區唯一的飲用水源地、位于湖北當陽市漳河水庫上游的一處湖心島,被一經營戶承包50畝地種柑橘,地表被挖掘開墾,黃土裸露,相當一部分綠島變成看上去光禿禿的荒島,荊門有關人士擔憂湖心島水土流失以及經營活動的污染,影響漳河水庫水質。對此記者赴湖北荊門市、當陽市進行了調查采訪。
據了解,湖心島名為“楊坪灣島”,位于漳河水庫上游。漳河水庫是荊門城區唯一的飲用水源地,整體水質達到Ⅰ類標準。
12月9日《人民日報》
被“全墾”的區域不只有柑橘,還有不少其他樹種
漳河水庫屬于長江流域,位于江漢平原西部,地處荊門、宜昌、襄陽三市交界處,是國家濕地公園、湖北省級風景名勝區。在這里,為何植被會遭到大面積損毀呢?
“湖心島隸屬于當陽市淯溪鎮廖家埡村,整座湖心島大約300畝,承包人全墾了50畝。全面開墾,就是把地刨開,就像耕田一樣?!币瞬旉柺猩止簿志珠L陳宇擎向記者介紹了該地塊被承包、轉包的歷史。
他說,土地為廖家埡村集體所有。1976年,廖家埡村村委會將島嶼東側約50畝山林承包給原淯溪鎮衛生院陳院門診部作為藥材基地,種植藥材。后來,陳院門診部將這塊土地又轉包給淯溪鎮春新村一村民經營,并在協議里規定承包期內只能種植柑橘。中間經過幾次續包、轉包,最近一次是2011年續簽,簽了30年,一直到2041年。
陳宇擎表示,近些年,因為疏于管理,柑橘樹老化,成片死亡,園內雜灌叢生,承包人決定進行全墾,全面換種,承包人大概用了5天時間,將島嶼東側扒空,全墾了以后,重新種上柑橘。林地的性質是經濟林,不是公益林,也不是天然林。從森林公安的職責看,這種行為不違法。
當陽市淯溪鎮自然資源和規劃所所長蔣彪認為“沒有砍伐”?!斑@是換種,不是采伐。承包人在自己承包的經濟林里打藥、施肥、開墾,從事正常生產經營活動,我們無權干涉?!?/p>
可是,記者找到“全墾”之前的照片仔細比對,發現被“全墾”的區域不只有柑橘,還有不少其他樹種,有的樹木還明顯高于島上未砍伐的樹木。對此,蔣彪說,好像插過楊樹,具體不清楚。
湖心島航拍圖
相關部門認識到監管有疏漏
荊門市生態環境局向記者提供的一份《關于漳河水庫當陽市淯溪鎮廖家埡村楊坪灣島生態破壞的情況報告》顯示:2019年8月,承包人為改良柑橘品種,將楊坪灣島50畝地上以前栽活的柑橘、楊樹及其自然生長成林的灌木叢砍伐,導致生態破壞。
“砍伐以后確實擔心對水質有影響。我們在漳河水庫下游建了水質監控站,也專門查閱了數據,應該說砍伐以來對環境或多或少是有影響的,但水質沒有惡化。”宜昌市生態環境局當陽市分局總工程師孫勇說。
“這樣開墾,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笔Y彪坦言在監管上有疏漏,有義務有責任引導承包人采取更加環保的方式進行種植。
陳宇擎介紹,考慮到對生態環境的長期保護,廖家埡村和承包人解除了合同,村集體收回了該湖心島的承包經營權。同時,由國土部門和鎮政府出資11萬元購買了6000棵欒樹苗和草籽,進行了復綠。
“整個漳河水庫都是生態保護紅線?!鼻G門市生態環境局漳河水庫環境監察支隊副支隊長陳攀說,生態紅線內禁止開發活動,“砍樹應該至少要報告?!?/p>
形成保護生態環境的合力
在長江流域漳河庫區,湖心島植被大面積損毀的做法,應當及時糾正。島嶼黃土裸露,不僅與周圍青山綠水的美景格格不入,更會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相關職能部門是否切實擔負起了監管責任?如何引導承包人以更加環保的方式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值得警醒。
漳河水庫橫跨荊門、宜昌、襄陽三市,上下游休戚相關,不可能在某一區域獨善其身。每一個地區,每一個相關職能部門,每一個人都應該相向而行,形成保護生態環境的合力。對于任何觸碰生態紅線的行為,應及時制止,盡最大努力恢復。希望當地有關部門舉一反三,亮明底線,展現擔當,防止類似問題再次發生。(記者金正波、吳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