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五,第二屆楚天膏方節走進湖北省中醫院,由本報與湖北省中醫院舉辦的首屆曇華林膏方養生文化節在曇華林開幕。文化節上不僅有湖北中醫名師甘愛萍教授等十多位專家為百姓進行膏方義診、養生講堂,還有中醫藥膳、養生文化、中醫特色療法體驗、有獎競猜等五個展區讓市民感受和體驗中醫文化。活動一直持續到下午4點,共千余名市民到場體驗。
“鐵粉”來捧場,專家義診忙
在冬日暖陽里,現場第一批300多位市民早早就等候在活動現場,老年病科甘愛萍教授、腎病科王小琴教授、兒科向希雄教授、婦產科謝靳教授、腦病科丁硯兵教授、肺病科田正鑒教授、骨傷科何承建教授、針灸科焦楊教授、治未病中心余大鵬教授和耳鼻喉科易新林副教授等十位義診專家也提前到場為市民辨識體質,開具膏方。平日里一號難求的大專家現場開方,自然吸引了不少“鐵粉”前來。
92歲的羅老先生因為腰腿疼痛想開膏方調理,早上5點多從蔡甸坐最早的一班地鐵過來;72歲的徐女士一家三代都是省中醫院粉絲,當天她第一個到達義診現場只為早點排上專家號;家住漢陽的王女士專程過來給兩個孩子開開胃健脾的膏方。
膏方也是藥,服用需忌口
“脾胃不好,再好的補藥身體無法吸收,都是枉然。”在膏方節現場,老年病科主任醫師、湖北中醫名師甘愛萍教授為現場的粉絲們帶來了一場題為“冬季進補與膏方”的講座。甘愛萍說,要想膏方滋補有效,就要先調理脾胃,保證其有效運作。人到40歲左右,腎中精氣就衰減了一半。因此,過了40歲,就應該有意識加強進補了。
針對現場聽眾提出現代人營養過盛,究竟還需不需要進補的疑問。甘愛萍提醒道,有一種饑餓叫細胞內營養饑餓。雖然都吃飽了,但不代表營養足夠,況且正常人冬季也需要食補,可以多吃山藥、枸杞、蜂蜜這些即可補氣又可養陰的食物。另外,胖人多氣虛痰濕,應著重健脾,可用膏方來調理。
湖北省中醫院藥事部陳樹和主任藥師認為,一劑好的滋補膏方,首先要有醫生對癥開的好方子,然后一定要用道地的藥材。中藥材的藥性與氣候、水質,以及其他自然條件都有關系。
“很多人把膏方當作普通的滋補品,服用時不忌口。”耳鼻喉科易新林副教授指出,其實,膏方也是藥物,在服用時也當忌口,忌生冷、辛辣等不易消化或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避免油膩。此外,服用含有特殊成分的膏方,在飲食上更需注意。比如,服用含有人參的膏方,忌食蘿卜;服用含有首烏的膏方,忌食豬羊血及鐵劑,而且不能與牛奶同服;服用滋補性膏方時,不宜飲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