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難想象,僅靠日常結算流水單,就可以貸到資金。”12月9日,回憶起10天前通過銀行融資創新成功獲得中國銀行武漢三陽北路支行貸款60萬元的情形,武漢歐正雅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公司法人興奮不已。
武漢市金融局介紹,今年全市已有近14.28萬戶,像武漢歐正雅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這樣的小企業主獲得了銀行信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59萬戶。
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是世界性難題,難在小微企業沒有足夠抵押物的“抵押難”和銀行難以分辨誠實守信、踏實做事企業的“獲客難”。
今年以來,武漢市各大銀行紛紛利用大數據和互聯網技術服務于民營企業,家家推“秒貸”“稅單貸”“流水貸 ”,可一分鐘辨別信用好壞,5分鐘內線上放款。
武漢市金融局表示,利用各種政務信息數據為貸款人“畫像”,借互聯網的快捷便利放貸,治療小微企業融資難很對“癥”。
“秒貸”成爆款的背后是納稅信息
今年6月,中國銀行湖北省分行推出“中銀E稅貸”,利用大數據、互聯網等技術,讓企業以稅獲貸,上線一個月客戶線上申請達1659戶,預授信額度超8億元,客戶提款超5000萬元。
“真快啊,說貸立貸,僅5分鐘就提了款。”醫星醫療(武漢)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說,獲得的“中銀E稅貸”145萬元,不光放款快,而且無需任何抵押物。
除中行外,駐漢的其他銀行也機構紛紛推出包括銀稅互動產品在內的線上快貸類產品,這類產品一般額度在500萬元以下,可在線自助申請,銀行系統及時審核,可實現“幾分鐘申請貸款”“秒放款”“全程0人工干預”的快捷信貸服務。農行湖北分行今年5月上線“納稅e貸”,到6月末,推出50天就為3635戶小微企業發放貸款21.1億元,受到小微企業熱棒,成為信貸產品中的“爆款”。
據了解,目前僅工、農、中、建四大行在漢線上快貸產品余額就超過200億元,支持我市數萬家小微企業。
輕松拿到千萬貸款靠的是海關數據
“簡直太棒啦,僅憑公司在海關的進出口業務量,就可以獲得信用貸款。”12月2日,武漢漢口北進出口服務公司借助中行漢口北支行“進出口通寶”融資模式,成功獲得貸款286萬元,公司法人高興地說。
該公司是一家中小企業,坐落于武漢市黃陂區漢口北商品交易市場,通過搭建進出口服務平臺,為市場日用百貨、副食、化妝品、農產品、飲料等產品提供進出口專業化服務。
今年來,公司隨著業務范圍的不斷擴大,進出口交易日益頻繁,現有周轉資金已不能滿足企業需求,但由于公司處于初步發展階段,無固定資產可供抵押,不斷遭遇融資貴、慢、難。
獲知這一情況,中行漢口北支行公司客戶經理主動上門服務,根據企業現狀,量體裁衣,創新利用中銀“進出口通寶”貸款模式,主動免去抵押條件,僅憑企業在海關的進出口業務量數據,為企業投放信用貸款。
據了解,“進出口通寶”是針對進出口中小企業而設計的免抵押信用類融資品種,依據企業在海關進出口業務量數據而提供融資,解決企業資金周轉“短、頻、急”需求。短短半個月里,中行在前期投放1000萬元貸款基礎上,及時追加286萬元貸款,企業主為僅憑交易數據又能貸到千萬感到驚奇。
“智能風控”未來還將整合水電氣用量
通過稅務交納信息、海關交易情況,可以判斷企業的經營情況。但銀行認為,要更好的滿足小微企業的各種信貸需求,光靠這些還不夠。
為了更有效的篩選出真正守信的企業,建行湖北省分行整合了小微企業和企業主在建行的資金結算、交易流水、存款投資等各類數據。同時,還對接政府相關數據平臺,以求能精準分析出小微企業生產經營和信用狀況,實現對客戶精準“畫像”。
通過這些數據做“智能風控”,銀行不需要抵押品,也能放心地貸款給小企業主。以建行湖北分行的“小微快貸”為例,不良率僅為0.62%,遠低于各類貸款的平均水平。
“智能風控”帶來的是在網上審批,省去了眾多人工環節,在降低了銀行的經營成本的同時,也讓小微企業“融資貴”也明顯緩解。工行湖北分行推出的線上“經營快貸”產品執行基準利率,去年以來累計發放貸款近萬筆,金額近25億元。
武漢市地方金融工作局介紹,該局正在牽頭打造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屆時將水、電、氣、大數據等部門與企業生產經營相關的信息數據向金融機構開放,以便對企業的信用和經營情況能進行精準的動態掌控,讓更多的小微企業不再融資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