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恩施州鶴峰縣有一個美麗的地方叫屏山,屏山峽谷幽深狹長,兩岸是如刀削的懸崖峭壁,河岸兩邊古木森森,藤蔓蕨類郁郁蔥蔥,氣候涼爽舒適怡人。屏山峽谷其中有一段叫躲避峽,是湖北鶴峰歷史上容美土司爵府的天然護城河,因有利于容美土司躲避而得名,數百年來一直聞名遐邇,如今更是成為天下聞名的“網紅打卡地”。
屏山峽谷的河水,清涼可見底,行走的船只漂浮于水面之上,在如紗的薄霧中緩緩穿行,恍如進入仙境一般。人們把這種漂浮的感官現象命名為“太空船”,把屏山峽谷稱作為中國的仙本那。遠道慕名而來的游客蜂擁而至,只求能體驗一次“太空船”的神奇感受。同時也給當地帶來了載客、劃船、民宿、餐飲等行業的迅猛發展和豐厚的經濟收入。
然而,未經開發的原始峽谷根本不具備游客進入的安全條件,充滿著不可預料的危險因素和安全隱患。經營者都是未經安全培訓的當地野導游和船主,小木舟、皮劃子擠滿了狹窄的河谷。這些經營者原本都是勤勞樸實的農民,但旅游帶來的暴利完全改變了人們善良的本質,船主之間為了爭搶生意時常發生碰撞和爭執,甚至多次發生打斗流血事件,人們的生命安危岌岌可危。混亂的治安狀況和自然的不安全因素給政府部門帶來了很多問題和擔憂。
面對躲避峽的安全隱患,鶴峰縣委、縣政府曾多次按排相關單位發布公告,嚴禁進山,實行封閉式管理。并長期派執法隊伍在交通路口攔截、勸阻。但一心想進入峽谷的野導游和游客常常和執法隊捉迷藏,只要瞄見執法隊吃飯或者下班,他們便見縫插針的往峽谷里鉆;從無人荒坡陡坎鋌而走險踩雜草鉆刺蓬進山;甚至半夜三更繞過蹲守崗哨摸黑進入。這種捉迷藏的方式讓執法隊防不勝防,大傷腦筋。發生打架斗毆事件還要及時趕到現場進行調解處理。
一次次的勸導,一次次的調解,政府部門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與之周旋。但仍然阻擋不住野導游和游客踏入禁地的腳步。
2016年5月,鶴峰縣委、縣政府組建由當時的交通、海事、運管、安監、公安、交警、旅游、水利、容美鎮、燕子鎮等相關單位組成執法隊伍決定下狠功夫監管峽谷的安全。在峽谷安營扎寨,用石頭壘灶,用雨布搭建窩棚,扎根在峽谷邊日夜蹲守。峽谷里沒有電,沒有通訊信號,慢慢長夜里,伴隨我們的是流水的嘩嘩聲和蚊蟲的青睞。我們用泥巴石頭和樹葉在灶前造了“不忘初心”四個大字,時時提醒自己保障人們的生命安危,是我們肩上不可懈怠的重任。
但野導游膨脹的私欲早已視執法人員為眼中釘肉中刺,將我們的窩棚拆了,灶掀了,鍋也砸了。野導游的野蠻的行為并沒有讓執法人員退縮,我們餓了啃冷饅頭,渴了喝山泉水,面對艱苦的工作環境,始終保持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工作態度堅守在工作崗位上。
站好每一崗是我們日復一日的工作,消除安全隱患是我們持之以恒的職責,保障人們的生命安全是我們的神圣使命。
年復一年,寒冬又至,我們依然在艱苦的崗位上堅守,我們永遠記得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我們將用堅忍不拔的精神為人民服務,力保人民的生命安全,永遠做好生命的守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