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社會
以技術創新驅動湖北產業高質量發展
2019-12-09 10:54:07   來源:湖北日報

技術創新驅動產業升級發展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泉。近年來,湖北始終把創新驅動作為產業升級發展的核心戰略,緊扣產業升級發展,加快建設創新體系、持續加大科技投入、積極搭建創新平臺、著力培育創新主體,優化創新創業環境。同時,湖北技術創新推動產業升級發展還存在一些痛點、難點。應堅持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推動技術鏈與產業鏈精準對接,推動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融合發展,推動領軍企業與中小企業抱團發展,進而實現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良性循環。

一、重點突破、優勢強化,推進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融合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北產業結構呈現明顯轉型趨勢,三次產業增加值比重由2012年的12.8:50.3:36.9調整為2018年的9.0∶43.4∶47.6。科技創新助力工業向中高端加速躍進,但制造業總體還處于價值鏈、市場鏈和創新鏈的中低端環節。應以“一芯兩帶三區”區域和產業布局為引領,在新興產業的技術發展方向與傳統優勢產業的新興需求之間建立聯系:新興產業圍繞本地需求選擇聚焦領域,形成獨特優勢;傳統產業的技術需求得到滿足,原有優勢進一步夯實。

一是支持新興產業重點突破。圍繞四大產業基地和十大重點產業44個細分領域科技創新需求,整合科技投入,組織實施一批重大科技創新專項。加快打造“芯屏端網”、光電子信息、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等世界級產業集群,提高創新鏈條和產業鏈條的本地化水平。支持打造新興技術產業化的測試平臺,加快新興技術的改進與應用速度。堅持產業鏈發展導向,推動產業鏈上下游開展戰略協作和聯合攻關,謀劃和推進一批補鏈、延鏈、強鏈產業項目。

二是扶持傳統產業優勢強化。推動紡織、食品、機械、鋼鐵、化工等傳統優勢產業借助新興技術優勢加快智能化、綠色化改造。在城市地帶保持合理的制造業和傳統產業比例,參考德國慕尼黑做法,在城市為傳統產業打造“產業中心”,在興建科技工業園區時,在園區中劃出專供傳統產業租用的用地面積,為傳統產業保留經營空間。

三是深入抓好產業政策落實。進一步細化實化重點產業發展規劃和重大項目、重點企業布局。建立綠色審批通道,提高產業項目落地建設效率。提升重點產業市場準入便利化水平。建立產業分類管理制度,重點支持高附加值、環境友好型的高端產品研發。創新監管機制,對于研發階段、缺乏成熟標準或暫不完全適應既有監管體系的新興技術和產業,實行包容審慎監管。

二、分工協作、集聚發展,推進領軍企業與中小企業抱團發展

2013年至2018年,湖北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從1545家增至6597家,增加了327%,位居中部第一,但創新資源向優勢產業轉化能力較弱,應進一步推進湖北科技龍頭企業在集成電路、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等戰略新興領域積極布局,搶占技術前沿;引導中小企業在細分領域深入挖掘具有潛在商業價值的技術創新,并真正讓技術從實驗室走向市場。

一是加快培育科技型企業。實施世界級領軍型企業培育計劃,建立科技型企業“一企一策”服務機制。引導有條件的企業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加大對企業研發的普惠性支持,完善科技部門資助中小企業模式,建立以推進中小企業發展為目標的綜合性實體機構,形成涵蓋關鍵產業部門的跨部門協調溝通機制。從立法層面對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予以保障。

二是以園區協同推動企業集聚。發揮東湖自主創新示范區示范作用,以長江經濟帶國家級轉型升級示范開發區和國家級高新區為重點,探索開展委托管理、投資合作、扶貧幫扶和對口支援等各具特色的創新園區合作試點。

三、協同創新、良性互動,推進高校院所與企業主體多方合力

近年來,湖北技術合同成交額年均增幅保持50%以上,保持中西部第一并躍居全國第二,但科技成果本地轉化率不高,高校院所、企業等創新主體的整體創新能力尚未得以有效釋放。應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構建產學研良性互動循環:高校和科研院所為企業輸送人才、專利和技術,加速科研成果商業化;企業為大學提供科研資金和實驗設備,支持科研人員長期、持續的研發活動。

一是構建協同創新推進機制。成立由政府、科技、產業、投資、智庫等領域高層次專家組成的“政產學研合作聯席會議”和“推進會議”,在重大戰略規劃與改革政策制定、科技基礎設施與科研項目布局、開展重大科研攻關等方面,建立常態化對接和推進機制。

二是完善成果轉化服務體系。簡化科技成果轉化有關資產管理程序,建立科技成果轉化活動中勤勉盡責制度。建立適應技術類無形資產特點的資產管理制度,對國有技術類無形資產與其他類型國有資產實行差異化管理。加強生命科學、人工智能、集成電路、5G等領域專業化孵化器建設,開展項目深度孵化。實施“高校和科研院所知識產權轉移轉化機構建設項目”。

三是加大成果轉化激勵力度。推動《湖北省科技成果轉化條例》立法,允許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納稅人提供技術轉讓、技術開發和與之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免征增值稅。開展股權激勵試點。探索加大符合科技成果轉化特點的崗位管理、成果處置、職稱評聘、收益分配、股權激勵、人才流動、兼職兼薪等政策落實力度。

四、制度創新、賦權減負,推進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有機結合

近年來,湖北有關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創新一直走在全國前列。今后應進一步加快優化科技創新生態:政府完善創新制度“組合拳”,維護市場秩序;改革和培育市場主體,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提高效率。

一是深化科研管理改革。建立健全科研項目決策、執行、評價相對分開、互相監督的管理機制。對于處于初創期創新項目,先以財政資金予以立項支持,研發取得階段成功下一輪融資時,財政引導資金按市場價格轉變為股權投資。開展科研項目經費包干制試點,項目負責人可根據科研活動實際需要自主決定使用項目經費,且不設科目比例限制,項目經費使用實行負面清單管理。

二是深化人才體制改革。探索優化各類人才“引用留育”機制。進一步創新人才引進機制,強化高層次人才同產業結合政策導向,保持合理比例的中端技術人口,確保就業結構和人才結構支持本地產業鏈可持續發展。以“人才20條”實施為契機,鼓勵高校在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等領域設置新興學科。優化科研人員因公出國工作流程,壓縮審評時間。支持科技人才在企業、高校、科研院所之間流動或雙向兼職。

三是完善創新投入機制。切實加大財政資金對基礎研究的穩定支持力度,提高引導基金規模、出資比例及讓利。改進財政科技經費投入精準度,在創新平臺的認定、稅收減免、成本加計抵扣方面實施備案制。針對科技型企業信用狀況和發展階段,試行銀行信貸業務的差異化風險補償機制。落實企業投資主體地位。綜合運用前資助、后補助、以獎代補、風險補償等多種方式,鼓勵和引導企業通過共建新型研發機構、聯合資助、公益捐贈等方式加大基礎研究投入。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国产曰批视频免费观看完,中文字幕无码人妻777网,欧美特黄激情视频一区一区
午夜国产精品小蝌蚪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在线导航亚洲都市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一区二区人妖: | 热久久免费视频 | 亚洲成aV人在线视猫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