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典農業(yè)專家托馬斯·魯緹被利川吸引
有一種置身天堂的陶醉感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楊康
初冬時節(jié),山城利川陰雨綿綿。經過一整天長途跋涉后,瑞典德米特中國大使托馬斯·魯緹終于到達此行的目的地,位于利川市西南方60余公里處忠路鎮(zhèn)楊家坡村的一座茶山上。
德米特是一個國際農業(yè)有機認證標識。托馬斯·魯緹現(xiàn)為德米特國際終身名譽主席與中國大使,他此行意在考察楊家坡茶園的有機耕作模式。
“我從未走過那么曲折的山路,一彎接一彎,一坡接一坡。”11月10日,托馬斯·魯緹接受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采訪時,用“過山車”來形容那一次利川之旅。“不止是山路,我一路的心境更是經過了過山車般的起伏。到達當晚,我頭暈目眩,身心俱疲。然而,其后幾天的旅程,卻讓我驚喜連連,仿若置身天堂般的奇幻世界里。”
在山上熟睡一晚后,托馬斯·魯緹醒來推開窗戶,天氣已是晴好。一早,他在經營楊家坡茶園的湖北嘉潤茶葉有限公司總經理謝文英的帶領下,向茶園走去。
冬日暖陽下的高山有機茶園里,茶樹的葉子不如春夏時節(jié)油亮,但遠遠望去,依然是滿目翠色。走進茶園深處,時不時會與在此間嬉戲玩耍的黑豬和黃牛“狹路相逢”。“養(yǎng)黑豬和黃牛,主要是為了用豬糞和牛糞制作有機肥。”謝文英解釋。套種在茶園里的黃豆、玉米、水稻等已完成收獲,工人們割下地里的雜草和秸稈,加入禽畜糞便后進行堆肥。
“制作堆肥,對有機耕作至關重要。”托馬斯·魯緹說,常規(guī)農業(yè)的化肥,在一定程度和時間內,確實能夠提高產量,但如果長時間只投入化學品,忽略土壤的有機質補充和生命力培養(yǎng),那么作物的健康度就會下降,抵御病蟲害的能力降低。“如果再使用化學農藥,病原菌和害蟲被殺死,有益昆蟲和有益微生物也跟著受害,生態(tài)鏈失衡。”
在茶葉加工車間,托馬斯·魯緹向正在包裝茶葉的工人一連提了幾個問題,“紅茶和綠茶的加工過程有哪些不同,一杯茶里有多少片茶葉,需要采茶工工作多久?一斤茶又有多少茶葉,需要耗費多少工作量……”
托馬斯·魯緹登上山頂,清風拂面而來,云繚霧繞的茶園美景盡收眼底。
在一剎那間,他有一種置身天堂的陶醉感,“如果真的有人間天堂,也不外乎是這般風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