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12月3日召開的武漢市廁所革命工作情況通氣會上獲悉,武漢市城鎮公廁、旅游廁所、交通廁所、農村公廁、農戶無害化廁所五大類公廁,均提前完成廁所革命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當日起,“武漢市十佳最美公廁”評選活動啟動。
據介紹,武漢市廁所革命三年目標任務及完成情況分別為:城鎮公廁目標任務559座,實際完成705座;旅游廁所270座,完成270座;交通廁所5座,完成5座;農村公廁1895座,完成1912座;農戶無害化廁所21.5萬戶,完成22.19萬戶。
武漢市城管執法委廁所革命專班負責人向遠彪介紹,該市對廁內年久失修、破損老化的各類硬件設施設備進行了全面升級改造,1470余座公廁安裝了排風扇、除臭機、凈化器等通風除臭設施;采取有償或免費形式,向如廁市民提供廁紙、洗手液,安裝了烘手機、置物架、掛衣鉤、無線局域網等便民服務設施,全市600余座公廁可提供溫水洗手;全市建成并與監管平臺系統完成網絡對接的智慧公廁419座,公廁內的氨氣和硫化氫氣體濃度可實時監控并預警管理,全市公廁精細化管理水平明顯提升。
小廁所大民生,小空間大文明。細心的市民發現,三鎮街頭的公廁頗具特色:漢口解放公園路節省地面空間的地下公廁,漢陽動物園旁中式園林公廁,漢陽棲賢路文化旅游公廁,西北湖旁藍色玻璃幕墻時尚公廁,漢陽馬滄湖路污水零排放的生態環保公廁等。
公廁所好不好,市民說了算。從12月3日起至28日,武漢城管開展最美公廁評選活動,涉及公廁硬件設施、功能拓展、保潔維護、外觀設計、周邊環境等指標,歡迎廣大市民積極推薦,市民評價權重占60%,專家評議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