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社會
怎么治、治什么、靠什么,全國市域社會治理有了“武漢經驗”
2019-12-05 10:07:11   來源:長江網

12月3日,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此次會議意義深遠,提出了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總體思路,武漢市作為其中唯一一個省會城市作了發言交流。

  黨的十八大以來,武漢市聚焦國家中心城市的戰略定位,對市域社會治理進行系統思考和實踐探索,出臺“1+10+N”系列文件,市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增強,平安武漢建設蟬聯“長安杯”,成功承辦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向世界展示了新時代的中國形象”。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后,武漢市從市域社會治理“怎么治、治什么、靠什么”三個方面開展系統攻堅,進一步完善黨建引領、全域共建、四級貫通、多元共治、科技支撐的工作格局。

  怎么治:“紅色引領”“民呼我應” 打造齊抓共建組織體系

  “別看我們社區是老社區,但物業服務可不比新小區差,住在這里很舒心。”11月22日,江岸區勞動街道藝苑社區居民陳愛華,拉著前來做客的朋友,高興地在小區里散步。曾經這個設施舊、難管理的老舊社區是專業物業公司眼中的“燙手山芋”,勞動街道工委在社區退休工作人員中,找到5名黨員骨干,成立了“武漢眾治勞動紅色物業服務有限公司”,物業對小區進行全方位改造升級,小區環境狀況顯著提升,居民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增強。

  藝苑社區的變化是我市推進“紅色物業”的縮影。武漢圍繞市域社會治理“怎么治”,在全域推進紅色引擎、民呼我應、績效評估三大工程。“紅色引擎工程”即以基層黨建為引領,厚植“紅色頭雁、紅色細胞、紅色物業”等八大紅色基因,夯實市域社會治理根基;“民呼我應工程”即建立市、區、街道、社區(村)四級工作體系,以“網上群眾工作部”等端口全面受理、處理市民報事,整合力量,分級分類響應處理;“績效評估工程”即針對各區、市直部門的依法治國績效考評中,法治建設、平安建設等占較高分值,以此明確任務、壓實責任,構建齊抓共建組織體系。

  治什么:創新聯動共治工作格局 把矛盾隱患化解在萌芽

  近期,青山區青和居社區的“天天敲門組”成員在社區尋訪中,意外發現一戶居民廚房有濃煙冒出,在聯系住戶無果的情況下,社區物業工作人員、民警等聯合破門入戶,消除了一起安全隱患。“搞完了?那謝謝你們啊,我趕不回去啊。”事后住戶連連致謝。

  圍繞市域社會治理“治什么”,武漢聚焦居民最急最盼最怨問題,推動形成政府、社會、社區和居民聯動共治的工作局面。堅持領導干部下基層大接訪制度。在做準“一標三實”的基礎上,配齊網格員,推行“萬名警察進社區”“千名律師進社區”“轄區單位街道社區報到”等制度。在街道設置民政、城管、水務等10多個區級部門的工作席位,由街道組織協調、綜合執法,迅速解決居民群眾問題訴求。把百步亭、青和居自治的成功經驗推向全市,成立“江城管家”“鄰里守望”等志愿隊伍,營造共建共治共享氛圍。

  “靠什么”:創新集成共用的智慧平臺 提供高效便民的政務服務

  “小區路面井蓋破損存安全隱患。”近日,家住武昌區積玉橋街新河社區的吳先生通過手機里的“武漢微鄰里”報事,網格員高敏收到后,立即協調相關部門更換井蓋,并反饋結果給吳先生。“手機一拍,問題立馬受理,很快解決,不錯!”吳先生在后臺評價道。

  圍繞市域社會治理“靠什么”,武漢依托現代科技手段搭建信息互聯、數據共享、高效運轉的治理平臺。以社會服務管理信息系統為基礎,整合城市留言板、數字城管等,實現全市50家市直部門和15個區數據互聯互通。搭建市、區、街道、社區(村)指揮系統,創新基于信息化的問題發現、流轉交辦、協調聯動、研判預警、督辦考核等運行機制。推進服務便民化,依托微信平臺研發“武漢微鄰里”,設置群眾報事模塊,對接政務一張網,覆蓋2000余項政務服務,其中153項高頻民生服務實現掌上辦理。形成報事、辦事、議事以及黨務、政務、法律、生活、文體、志愿服務“三事六服務”體系。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国产曰批视频免费观看完,中文字幕无码人妻777网,欧美特黄激情视频一区一区
自拍亚洲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95 | 日韩gv国产gv欧美旡码 | 午夜AV免费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视频一区导航 | 在线看黄v免费网站免费 |